鋰價步入下行通道卻并未阻止上市公司“找鋰”的步伐。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布局鋰電池回收業務,掀起廢舊鋰電池回收投資熱潮。
2月22日,芳源股份發布公告擬投資不超過20億元建設年報廢30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等項目;2月20日,南都電源宣布其子公司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年處理15萬噸鋰離子電池綠色回收綜合利用項目;2月8日,天奇股份公告稱擬與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濕法冶金項目等;1月29日,寧德時代宣布擬由控股子公司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在佛山市建設年處理50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等項目;2023年年初,國軒高科年處理50GWh鋰電池回收項目開建。
對于布局鋰電池回收業務的目的,多家公司表示,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迅速增長的背景下,動力電池報廢量將隨之釋放,廢料及退役鋰電池回收市場潛力巨大。另外,電池回收項目有利于公司降低對原生礦資源的需求、形成有效的金屬資源保障。
據了解,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是目前市場主流的動力電池。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預測,2017~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36.4GWh、56.9GWh、62.2GWh、63.6GWh、154.5GWh和294.6GWh。動力電池的衰減周期是5~8年,且梯次利用階段還要緩沖幾年時間,預計動力電池近兩年將迎來退役高峰。
高工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累計將達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廢舊電池約96萬噸。2025年有望成為動力電池退役潮的起點,并由此進入鋰電池回收業務規模與利潤雙增長的黃金時期。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帶動下,目前投資電池回收領域正不斷升溫。電池供應商、材料企業、第三方回收公司及車企等各類市場參與者,紛紛加碼對電池回收業務的布局。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從事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的企業有1.2萬家,2021年新增注冊的此類企業數量達到2.4萬家,2022年新增注冊的與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相關的企業超4萬家。截至目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已有7.7萬余家。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回收成本較高,但隨著回收基數擴大,回收成本會降低,經濟性也會不斷改善。”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表示,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前景廣闊。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高,動力電池回收處置和利用將是未來動力電池原料至關重要的來源之一,市場規模不容小覷。但同時也應加強監管,進一步規范電池回收產業鏈。”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翁梓馳表示,隨著動力電池進入退役潮,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具備技術、渠道的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會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