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TDI產能為329.3萬噸,主要集中在中國、德國、韓國等。自2019年萬華化學投產后國內TDI產品經歷了周期性波動,產能的更迭以及下游需求的變化造就了產品價格的周期性波動,由于國內新增產能的擴張帶來的競爭加劇,導致產業競爭較為嚴重。事實上,也在此階段中國取代韓國成為亞洲第一大TDI商品輸出國。
2020-2022年全球遭遇疫情的沖擊,起初在2020年中國憑借高效管控能力,推動國內聚氨酯產業鏈整體景氣度回升同時TDI出口首超韓國。2021年海外多套TDI裝置接連出現異常,導致全球TDI供應出現短缺,TDI經過短暫調整后重拾上行通道,出口保持高速增長。然而2022年隨著海外TDI裝置逐步恢復后,TDI再次回歸周期性波動本質,出口也略受波及。
今年上半年國內TDI需求由于疫情影響明顯下滑,中國1-6月TDI出口總量17.6萬噸,較去年減少12.6%,出口量較去年減少2.52萬噸。在此階段韓國TDI裝置除常規例行檢修外供應穩定,韓國1-6月TDI出口總量12.76萬噸,較2021年增長11.15%,6月份韓國司機罷工事件在6月淡季,對當地出口有一定影響。從上半年中韓TDI出口增速來看,中國同韓國TDI出口走勢相背離,我國出口再疫情沖擊與外需回來的雙重影響下邊際轉弱,而韓國憑借供應鏈快速恢復,出口仍維持高景氣值,對我國替代效應再次轉強。
當前韓國是亞洲地區第二大TDI商品輸出國,2021年TDI出口總量較2020年增2.3萬噸左右,主要原因是北美極寒天氣TDI裝置停車,韓國銷往美洲和歐洲的出口增量。但如果拋開2021年,韓國TDI總出口量自2017年逐年降低狀態。TDI以中國為代表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張,自給自足同時覆蓋海外市場。2021年韓國至中國出口量僅841.37噸,韓國在中國市場較難存在套利空間。就韓國2022年上半年TDI出口流向來看,其TDI主要還是出口到亞洲各國,依次是印度尼西亞、印度及越南,其次是歐洲比利時、土耳其和南美洲巴西等。
近幾年海外TDI企業產能擴張陷入停止,特別是2020年后受疫情影響,外部企業戰略經營進入收縮期,未來5年TDI供給增量可能都來自中國,以萬華化學為首,那么中國第一TDI貿易大國地位會較為穩固。韓國當地TDI生產企業主要是韓國巴斯夫16萬噸、韓華15萬噸、OCI產能5萬噸,2021年TDI消費量約在3.5-4萬噸,由本土生產企業提供貨源,終端需求以汽車為主,主要向全球供應使用于汽車,床等的泡沫類型部件及涂料、粘合劑等的出口。
TDI屬于全球化產品,產品的貿易格局呈現明顯的全球化模式。對于歐洲、美洲、中東市場,主要是當地自產自銷為主,對于亞洲市場來說,亞洲地區以中國、韓國、日本為主,其中中國是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地區,由于中國TDI產量充裕,已經演變成凈出口地區,未來中國TDI產能仍保持快速增長。供給來看,近幾年新增供給集中在少數寡頭格局、盈利較好的行業龍頭公司,未來新增供給集中在環丙和產業規劃下越發想龍頭集中,聚氨酯供給格局或將持續處于優化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