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石油巨頭正面臨兩難的困境。它的主要產品是石油和天然氣,能源轉型正在迅速進行中。公用事業公司正在建設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能力,電動汽車電池廠正在建設中,初創企業正在建設充電站網絡。石油公司可能在哪里競爭? 它們可以選擇涉足這些領域,事實上,包括道達爾、英國石油和殼牌在內的許多歐洲石油公司正在這些領域全速前進。
與運輸燃料的長期前景相比,大型石油公司將石化業務視為一項關鍵的增長業務,因此在石化業務上也做得很大。殼牌將擴大其石化業務,同時大幅削減煉油能力。但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是否具有競爭優勢?他們有規模,并且習慣于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投資。但它們的核心競爭力一直是在油氣勘探和運營油氣業務——包括下游石化業務。
那么,可再生能源在哪些方面發揮了石油巨頭的優勢呢?
氫很可能是解決方案–藍氫,它與CCS(碳捕獲和封存)一起在碳氫化合物生產中產生,以及由太陽能和風能產生的綠氫。
石油公司已經在生產和使用氫氣方面擁有專業知識,并且具備將氫轉化為氨以進行長距離運輸的優勢。他們具有大規模處理氨的運營能力,并具有將其分發給全球客戶的物流網絡。
ICIS的國際氨市場編輯Richard Ewing表示:“大型石油公司擁有規模經濟,在處理、現有基礎設施、存儲和物流方面擁有廣泛經驗,以及在這個新的、大型的、令人興奮的和潛在的非常有利可圖的行業中擁有密切聯系。”
“許多石油公司將在短期內考慮使用藍氨,因為那里已經有很多基礎設施,與投資新建的新項目(如綠色氫/氨工廠)相比,所需的資本支出要少得多,因為新項目有很多技術在等待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