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內己二酸出口數量達29.3萬噸,比2019年的31.1萬噸減少1.8萬噸,讓我們就各個方面來具體的看一下。
1.出口依存度降低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己二酸生產國,近年來出口量占據中國己二酸產量的2-3成。出口高點在2018年,約36萬噸附近,出口依存度在27%左右;2019年出口量下滑至31萬噸,而今年雖然產能、產量仍在增加,但受新冠疫情影響,出口量減少至29.3萬噸左右,出口依存度也降至19%左右。
2.各月出口量對比
據海關數據統計,2020年我國己二酸出口量在29.3萬噸(剔除己二酸鹽及酯),而2019年在31萬噸,降幅5.48%。出口高點出現在一季度,約10.1萬噸。主要是1月底2月初國內疫情爆發,國內的下游企業多處于半停滯狀態,需求量大幅減少;而工廠春節前后開工高位,庫存積壓,廠商為消化庫存,積極出口。
3.主力廠商出口量對比
重慶華峰是我國己二酸最大產能工廠,近幾年出口量也位居首位,2020年出口量10.5萬噸,占總出口量的3成多。神馬因下半年內需增加,出口量減少至5.94萬噸。海力大豐裝置長期停車,出口縮量明顯。華魯、中浩出口良好,分別在4.2萬噸+2.4萬噸,較2019年均有增加。而貿易商方面亦表現“亮眼”,出口量在2.3萬噸左右,較2019年增加0.7萬噸左右。
4.主要出口國或地區
中國作為己二酸出口大國的最直接表現是出口國或地區較多,2020年出口國家和地區總數達40多個,其中前十位的出口國是新加坡、土耳其、中國臺灣、韓國、印度、以色列、意大利、巴基斯坦、荷蘭、日本,出口總量在24萬噸左右,較2019年的26萬噸減少2萬噸。其中首位出口國仍是新加坡,出口量4.7萬噸較2019年減少0.55萬噸左右;中國臺灣以4.2萬噸的出口量躍居第二位,較2019年變化不大。剩余出口國或地區中縮量明顯的是土耳其、以色列,2020年出口量分別是2.7萬噸和1.2萬噸,2019年分別是4萬噸和2.2萬噸。主要原因是疫情影響及運費等影響。
目前己二酸產能不斷擴張,出口市場成為主力工廠必爭之地,尤其是華峰和神馬隨著擴產,出口量也在增加。同時2021年華魯二期投產,除此外老牌出口企業海力大豐裝置存重啟預期,山東洪達亦準備重啟,屆時出口之爭會愈加激烈,出口量存增量可能。但不能忽視的是,全球性的新冠疫情仍在蔓延,仍需關注對世界經濟及主要出口國的影響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