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醇汽油推廣政策待調整 2020年5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淄博市政協副主席、民盟淄博市委主委、中國石化首批創新領軍人才達建文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一些國家在抗疫期間緊急自保宣布糧食出口禁令,同時,國際原油價格又在主要產油國的利益博弈中變得波詭云譎的局勢。中央適時提出“六保”,明確提出保糧食能源安全,頗具戰略意義和長遠眼光。
2017年9月,國家15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基本實現全覆蓋。從目前來看,我國燃料乙醇尚存在較大缺口,主要原因是‘陳化糧’存量不足,而非糧食路線尚無成熟的生物法工業化技術。
需要警惕的是,一旦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糧食危機,全球糧價上漲以及供需形勢變化仍可能會對中國糧食市場乃至宏觀經濟運行造成不利影響。此種情況下以糧食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產勢必會受到影響,使乙醇汽油替代MTBE(甲基叔丁基醚的英文縮寫)添加汽油從成本和現實來看無法順利推行。同時燃料乙醇仍應定位于消化人畜不能食用的陳化糧加工,不適于大規模擴大產能建設,造成燃料生產與人爭糧的局面,導致運營成本高,市場認可度低。
為此,達建文建議:調整或延長2020年乙醇汽油全覆蓋規劃時間,國家統籌化石能源與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定位。
2.2020年玉米臨儲拍賣已開啟
從5月28日首次臨儲玉米拍賣開始,每周約400萬噸的拍賣投放量,截至6月23日,已經進行了4次拍賣,總投放拍賣玉米約1600萬噸,基本上全部成交,與此同時拍賣成交價格也一次比一次要高,以吉林玉米為例,首次拍賣平均成交價格1811元/噸,第二次平均成交價格1835元/噸,第三次平均成交價格1878.75元/噸,第四次平均成交價格1946.58元/噸,受拍賣陳糧溢價幅度不斷且持續提高,帶動東北當季玉米價格在短期內快速上漲,并且逐步將此價格漲勢蔓延至全國,截至6月23日,東北、華北產區基層玉米價格較5月28日平均上漲80-100元/噸,而華中、西南、華南銷區玉米價格也有100-200元/噸不等的漲幅,可以說這四次持續高成交、高溢價的臨儲玉米拍賣,帶飛了整個國內玉米價格。
自臨儲玉米拍賣啟動,在持續高成交的情況下,溢價程度也一再提高,帶動整體玉米市場價格持續上行,截至6月24日北方錦州港二等玉米收購價格2095-2120元/噸,較5月28日早間收購價格1995-2015元/噸,上漲100元/噸;蛇口港二等玉米6月24日出貨價格2250-2270元/噸,較5月28日報價2100元/噸,上漲約160元/噸,而面對價格的快速上漲,南北港口貿易也出現了一些變化。
6月24日臨儲玉米進行了第5次拍賣,延續了前幾次的高成交、高溢價,但溢價的幅度較第4次拍賣并沒有持續提高,考慮到目前市場供需情況以及各類限制條件,預計后期南北港價格將趨于穩定,南北貿易利差逐步回歸順價運作,南港現貨貿易量將有所提高,貿易玉米從當季新糧逐步轉向混合質量,下游采購趨于按質定價,考慮到今年優質玉米可替代性較低,后期南港優糧優價情況更盛,不同質量間玉米價差將逐步擴大。
3.法國取消對進口酒精消毒凝膠和口罩征收關稅
《回聲報》3月22日報道,法國公共行動和帳務部長達馬寧周日表示,將不再對進口酒精消毒凝膠和口罩征稅。
4.美國乙醇年產量或減少20億加侖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爆發,3月下旬美國可再生燃料協會稱,美國乙醇生產商可能將年產量減少20億加侖。一些州已經要求人們居家,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此前,原油價格暴跌,蠶食美國玉米(2026,
15.00, 0.75%)乙醇生產利潤,已致使一些工廠減產。
若按照1加侖乙醇約等于3公斤乙醇計算,減少20億加侖乙醇相當于600萬噸乙醇,即1800-2000萬噸玉米消費,故美玉米一度暴跌。
不過,已有公開報道稱中國已開始恢復購買美國玉米(首批約75萬噸),這或許意味著中國進口美國玉米的機會大門已經打開。據JCI測算,目前美玉米進口完稅成本(豁免25%額外關稅)可低至1600-1650元/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