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第八屆)中國化工產學研高峰論壇組委會獲悉,中科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彭孝軍將赴山東淄博參加10月中旬舉辦的“2019(第八屆)中國化工產學研論壇峰會”,并就精細化工的最新技術進展發表講演。 大連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大連理工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南開大學博士后,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研究,包括高性能染料、熒光探針、有機光學材料等,在數碼彩色打印、血液細胞分析系統等領域獲得產業化應用,分別獲得2006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連續多年入選湯森路透全球 "高被引科學家"。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縱觀國際精細化工的發展,高功能化和綠色化成為總趨勢,以智能材料為標志,進入了精細化工2.0時代。高功能化的關鍵是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而綠色化的關鍵就是制備的過程清潔、安全、可控。實現高功能化和綠色化的途徑就是“智能化”,包括產品功能的智能化和智能化控制制備,也是解決“卡脖子”智能材料的關鍵。 報告分三個內容: 精細化工2.0的涵義 染料產品智能化舉例 智能光學材料“卡脖子”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