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丙烯酸市場整體弱勢。據化工在線監測,年初價格7500元/噸左右,年末以8600元/噸收尾,年均價與2017年持平。市場總體走勢不溫不火,凸顯丙烯酸行業面臨不少困境。
從供應面看,除去部分長期停產及臨時搬遷的產能,去年國內丙烯酸生產裝置開工率維持6~7成。受成本制約及環保風暴影響,丙烯酸供給端不斷有產能退出,目前行業已進入緩慢增長期,但產能仍維持高位。2018年國內粗丙烯酸產能334萬噸/年左右,較2017年新增24萬噸/年。其中,山東諾爾8萬噸/年裝置于去年11月投產,江蘇三木16萬噸/年裝置去年12月投產。由于這兩套裝置均于去年底投產,對市場暫無影響。
從進出口情況看,據海關總署數據,截至2018年11月,我國共進口丙烯酸2.5萬噸,較2017年同期減少1.4萬噸,降幅36%;出口量11萬噸,較2017年同期增加4.3噸,增幅為65%.由此看出,國內丙烯酸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凸顯。2018年貿易環境變化,并沒有阻擋丙烯酸出口增加的趨勢。
從需求面看,丙烯酸下游主要用于丙烯酸酯(占比60%)和SAP領域(占比20%)。丙烯酸酯主要用于表面涂料和粘合劑。2018年,涂料企業陷入停產多、復產難的困境,行業產量增速放緩,需求不振;丙烯酸乳液按單生產,開工率維持五成左右。在國內放開計劃生育限制、國內人口逐漸老齡化的大背景下,SAP生產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消費量不斷提升,但短期難以抵消涂料需求的減量。
綜上所述,國內丙烯酸行業大而不強,供需失衡導致2018年行情難有起色。展望2019年,由于2018年底新增的24萬噸/年產能逐步投放并影響市場,加上華誼二期16萬噸/年項目計劃年中投產,屆時行業將迎來更慘烈的市場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