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西南重慶等地貨源流入華東港口數量較3-4月月均流入量縮減,而河北港口流入華南地區貨源和山東、安徽發往華東港口貨源積極增多,無非是套利窗口打開的情況下,以上區域間的貨源流動性愈發密切。 眾所周知,除了傳統的重慶以及四川等地廠家合約船貨發往華東以外,關中地區同樣也在積極往華東區域排貨,但受到5月初至5月中下旬關中廠家訂貨過多,廠家自身凈庫存偏低的情況,也是周內現產現裝車銷售,故整體船貨以及車輛發貨均十分緩慢,而雖然港口5月上中旬價格持續處于高位,但西南地區廠商仍舊未有發送大量船貨抵達華東等地套利,畢竟5月上中旬,川渝當地、兩湖(湖南和湖北)和廣西等地價格明顯更具有“魅力”,故重慶以及四川等地廠商多把貨源優先在當地、兩湖和廣西等地套利,而除去固定發往華東的長約貨源以外,去往外地區域的貨源縮減,畢竟“舍近求遠”并非易事,也要對比成本、物流等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考慮。 而華南地區5月上旬至中旬升水華東50-150元/噸的格局一直未有改變,因此少數下游工廠看到有利可圖,則從河北定購了更為價格合適的內地原料,因此統計,5月上中旬,有約1.5-1.6萬噸的貨源,從天津、京唐等地港口發往廣西、廣州等地去往下游的重要工廠套利,與此同時,5月上中旬,無論是廣州還是福建區域進口船貨到港的空檔期也為內地貨源流入華南提供了必要的先決條件。 而受到某些原因,蘇北等地甲醇廠家從4月份開始停車增多,僅有一家大型企業仍在堅守市場,徐州由原來的2100-2200元/噸日產量大幅縮減1400-1500噸/一天,故導致蘇北流入華東地區貨源大幅縮減,而5月份山東、安徽和河南等地貨源流入華東的數量放大,5月中旬安徽一家新增的80萬噸/年的甲醇裝置順利投產,產量的激增,加之港口價格始終維持高位,故此家裝置產量的激增正好彌補了蘇北地區廠家產量的銳減,因此據觀察,整體蘇北、山東和安徽三地流入總量較4月份并不會變動很大,只是個別區域流入量在適度做了些調整。 綜上而言,5月份在進口貨源抵達中國大幅銳減的情況下,內貿貨源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進口量的縮減而積極消化內地的產量,也直接導致了內地多數區域供應緊缺的局面。后期三四季度新奧、魯西和恒力等等新增的甲醇裝置仍值得業者關注,而其后期的貨源流向同樣值得業者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