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議員特雷弗·埃文斯在社交媒體上透露,澳大利亞眾議院已經通過《2020年回收利用和減少廢品法案》(Recycling And Waste Reduction Bill 2020)。這將禁止澳大利亞每年向海外輸出四萬個集裝箱的垃圾。 下一步,該法案將進入參議院審議環節。一旦參議院通過,澳大利亞將從2021年1月1日起永久禁止廢物出口,包括塑料、玻璃、紙張和輪胎。這是澳大利亞在環境問題上采取的世界領先的辦法,即負責管理他們自己的廢物。 埃文斯議員評論稱,對于我們的環境這是一個偉大的里程碑,是澳大利亞下一步采取的重要的措施,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個回收法!新的法律也將成為推動一系列新的回收計劃的催化劑,以管理產品在其生命周期結束時的設計和處置方式(稱為產品管理) 通過渦輪增壓產品管理,澳大利亞消費者將能夠更容易地回收數以千計的產品,這些產品目前已被填埋。這不僅會極大地減少垃圾填埋,還將創造新的綠色就業機會,并通過回收這些產品中的寶貴資源進行再利用來幫助環境。 禁塑令大勢所趨,銳不可當 加拿大:環境部長喬納森·威爾金森(Jonathan Wilkinson)當地時間10月7日在加蒂諾(首都特別行政區的一部分)宣布,聯邦政府將在2021年禁止單一用途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食品袋、塑料吸管、塑料攪拌棒、六孔塑料包裝、塑料刀叉、難以回收的塑料飯盒在內的六種用品將不能銷售、提供或使用。加拿大政府正力求在2030年實現“零塑料垃圾計劃”。 英國:環境大臣喬治·尤斯蒂斯(George Eustice)10月1日宣布,英國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攪拌器和棉簽,企業出售此類物品皆為非法。該項禁令豁免醫院、酒吧和餐館向殘疾人或有醫療需求的人提供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袋子5便士費用將翻倍至10便士,并從2021年4月開始擴展到英國所有零售商店。 歐盟:從2021年1月起,根據歐盟各成員國未恰當回收塑料的量歐盟將征收塑料稅。 可回收性設計唯一解決問題的答案 近幾年,全球多個國家積極推出符合當地實情的“禁塑令”,政策不斷加碼,為了符合當地對環保的要求,多個品牌企業越來越多地開始探索傳統塑料的替代品,并做出承諾,在產品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塑料,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等宣言。但再生料比原料價格高,可降解塑料無法真正降解等問題同樣成為困擾整個塑料循環再生行業的難題。 如果能從產品設計最初,就考慮產品的可回收性,實現產品的可回收性設計,這將是在當前困境下最佳解決塑料污染的方式,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我國正迎來塑料污染治理的最好形勢,塑料可回收體系建設是必由之路: 第一,政策要求。我國政府解決塑料污染物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和行動不可更改,2020 年按下了塑料污染治理“加速鍵”,時不我待。 第二,塑料可回收體系已經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實行,是應對塑料污染物的必然途徑,形成了基本共識。 第三,為了應對全球趨勢和國家政策要求,消費品行業亟需變革,實現塑料包裝可回收,才能不被競爭者超越、不被行業淘汰。 第四,全球知名品牌商在社會責任牽引和輿論壓力下已經做出了承諾并采取了行動,也將促使我國相關企業做出相應的改變。 第五,流通行業也在關注塑料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可回收性設計或將是進入市場的必備條件。 目前國內可回收性設計在綠色設計、生態設計的范疇下有涉及,但是沒有系統展開,在實踐方面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難度確實不小,但是必須盡快行動起來,通過從下而上的模式為相關政府部門出臺強制性政策奠定基礎。 客觀地說,推進塑料可回收性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整個供應鏈的參與。當下首要的是構建消費前可回收應用體系,才能讓塑料制品可回收性設計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