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原材料漲價及中國輪胎出口量下降影響,近期,國際知名輪胎企業,例如錦湖輪胎、普利司通、倍耐力等,紛紛宣布漲價。 在此背景下,國內輪胎企業反而在控制價格上漲,或是以促銷的形式加大銷量。
近日,媒體實地走訪了國內輪胎生產集散地,山東廣饒。
控價格搞促銷
任衛華是廣饒縣的一名輪胎代理商。他說,由于搞促銷活動,店里輪胎的銷量確實增加了不少。
不過,這并沒有讓他賺到錢,主要原因是這半年來輪胎銷售不理想。
按照銷售代理的約定,任衛華每個月至少要完成4000條輪胎的銷售任務,即使搞促銷,也沒完成銷售預期。
任衛華介紹稱,針對下游市場搞一些促銷,單一品牌一個月基本上3000條左右。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任衛華很可能完不成全年的銷量。不僅今年的收入受影響,明年廠家的優惠政策也無法享受到。最終,任衛華不得不到廠家尋求解決辦法。
自今年3月份以來,國外多個輪胎品牌紛紛表示漲價,漲幅在2%至5%不等。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國內輪胎企業很難跟漲。以國內貨車用的一款全鋼子午胎為例,今年一月的銷售價格為每條1250元,目前價格在1190元。山東皓宇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云成認為,當地民營企業產品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一名輪胎行業分析師也表示,中國輪胎市場短期不具備大幅漲價的條件。
輪胎庫存高企
中國的輪胎生產量,在全球的占比約為三分之一。
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4月份,中國出口全鋼輪胎為298.54千噸,環比下降5.03%。
在出口減少,市場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輪胎企業也在尋求新的解決辦法。
山東一家大型輪胎生產企業的庫房里,20多米高的貨架上放滿了輪胎。
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由于市場銷售低迷和出口下降的影響,企業不得不考慮通過降價來減少庫存。
山東華盛橡膠有限公司銷售副總延海明稱,企業成本在上升,但對于大眾化的輪胎產品,他們持觀望態度,暫時沒有漲價打算。
據了解,在2012-2014年間,國內輪胎行業投資火熱,大量項目集中上馬。
據統計,2014年,國內輪胎企業全年平均開工率在85%,年產輪胎5.9億條左右。到2018年,輪胎企業開工率降為74%,但輪胎產量達到了6.2億條。
近期,為了應對銷量下滑,皓宇橡膠不得不調整生產模式,把原有的200多個品類,直接壓縮到20個。
皓宇橡膠董事長朱云成表示,這樣可以化解庫存成本、制造成本、水電成本、人工成本,大約降低5-8個點。目前,企業只能從內部挖掘潛力,降低成本。
朱云成告訴媒體,近期,根據市場需求,他們提出定制化生產模式,生產中減少模具更換頻率。同時,在銷售上通過電商模式與終端客戶對接,對分銷商加大讓利空間。
據悉,目前,國內輪胎企業兼并重組頻頻。有實力的輪胎廠家,通過加大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提升中國品牌的市場認知度。
延海明介紹稱,華盛橡膠每年投入較大精力,做好產品升級。在特色產品上,加大研發、設備投入,展開差異化的產品銷售。
此外,由于輪胎行業勞動強度大、生產工藝復雜,對智能制造的需求強烈。智能制造是促進輪胎行業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