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產膠國削減出口利多有限,同時低產期在4月會逐漸結束,供給端偏緊預期將消失,疊加增值稅調降對膠市短期存在利空,預計后市滬膠維持偏弱姿態運行。 隨著產膠國削減出口的計劃敲定以及我國減稅降費預期兌現,利多因素暫時出盡不但令多頭繼續推漲膠價的意愿有所回落,而且獲利減倉的跡象也明顯增多。由此導致上周滬膠期貨1905合約止漲轉跌,期價呈現連續收陰下跌的態勢,并重新逼近12000元/噸一線尋求支撐。考慮到產膠國削減出口利多有限,同時低產期在4月會逐漸結束,供給端偏緊預期將消失,疊加增值稅調降對膠市短期存在利空,預計后市滬膠維持偏弱姿態運行。
產膠國削減出口利多有限
據了解,三國橡膠理事會(ITRC)于2019年3月4日至5日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議,就商定的限制出口噸位計劃(AETS)實施細節進行最后敲定。會后,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政府達成協議,自2019年4月1日起實施為期4個月的限制出口噸位計劃(AETS),共同限制天然橡膠出口24萬噸,其中泰國限制出口數量為12.6萬噸,馬來西亞和印尼限制出口數量分別為1.6萬噸和9.8萬噸,AETS實施期間將以三國國內監管機構督促實施為主。
一直以來,為了扭轉持續低迷的膠價,東南亞產膠國曾試圖采取多項干預措施予以提振市場信心,但是都收效甚微。此次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政府所達成的削減天膠出口24萬噸的計劃,僅從總量上對比就能發現,僅占2018年全球膠產量的1.74%,利多影響非常有限,況且產膠國能否切實履行計劃仍有待觀察。因此,筆者認為,產膠國削減天膠出口的措施只能從短期心理層面上給予膠價稍許照拂,無法起到顯著改善供需面、大幅提振膠價的作用。
增值稅調降對短期膠價利空
近期,我國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政策成為期貨市場關注的焦點,其中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料會給天膠產業鏈上下游帶來較大影響。首先,在上游行業,增值稅調降會顯著提增加工環節的橡膠企業利潤,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激發企業生產積極性,擴大橡膠供給;其次,在下游輪胎行業,增值稅的調降會起到節約原材料采購成本的作用,因為作為進項稅的抵扣額會同步減少,不過成品端的銷項增值稅也在下調。
由于成品端含稅售價=原材料含稅采購價+加工費用+企業利潤+其他稅費,原料端和成品端增值稅額同比例下降,會導致成品含稅銷售收入的下降程度大于原材料采購的節約幅度。在銷量固定、加工費用和其他稅費不變的前提下,輪胎行業的生產利潤存在縮小風險,從而影響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對短期膠價形成一定負面影響。
季節性下跌周期到來
每年3月中旬至4月底,滬膠都會上演05合約移倉換月至09合約的行情。根據2011—2018年09合約的走勢發現,未來一個半月內,09合約的上漲概率僅為25%,下跌概率則高達75%,平均跌幅達到4.96%,其中2015年的這段時間,主要因為宏觀面流動性充裕蓋過膠市基本面頹勢引發膠價上漲,2016年的上漲則是因為泰國洪水導致減產預期增強,改善供需面的不利處境。除此以外的6年內,皆因為臨近新一年的開割季,供給端壓力逐漸回升,從而導致供需面重新走弱,并成為主導因素占據上風,壓迫膠價走低。
綜合以上分析,隨著近期膠市利多因素逐漸被市場消化,膠價強勢格局已然轉弱。在未來負面因素逐漸浮現、供需預期轉差的背景下,筆者認為,未來一個半月內,膠價或維持偏弱姿態運行,關注下方11500元/噸一線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