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原油前景難料,后期或還將遭遇攔路虎
原油價格跌幅繼續擴大。截止目前,WTI 1月期貨結算價每桶51.65美元,較年中最高點下跌24.76美元;布倫特原油2月期貨結算價每桶60.20美元,較年中最高點下跌26.09美元。盡管OPEC+已達成減產協議,但原油供給能否有效實現增速放緩,仍面臨多方因素的考驗。因為2014 年以來,更多看到的是在美國原油產量高增,及沙特、俄羅斯以增產維持全球份額的消息,協議執行尚難支撐油價大幅上行。
二、裝置檢修環比增加,但利好或被提前透支
12月份石化檢修裝置環比增加明顯,據小編初步統計,共涉及生產線16條,產能超過304萬噸左右,預計損失量在25.33萬噸左右。不過一般檢修帶來的利好會被提前透支,目前現貨、期貨均呈下滑的趨勢,因此,檢修造成的貨源短缺恐難對下半月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石化企業庫存消耗,調漲舉措不期而至
11月份下旬,石化企業降價突如其來,出廠價幾乎觸及3月份的最低點,短短幾天差不多吞噬了全年漲幅。進入12月份,由于“兩油”庫存得到明顯消耗,石化企業迅速作出反應,從而刺激市場炒作氛圍再起。后期石化的調價舉措,仍將是現貨行情的主要風向標。
四、期貨市場反彈無力,對現貨市場指引有限
PP期貨對現貨影響不言而喻。進入四季度,PP期貨市場疲態難挽,基本呈現單邊下行,間接拖累現貨PP行情走勢。后期來看,PP期貨價格仍受多方因素抑制,因此對現貨行情尚難形成有效指引。
五、下游開工不及預期,需求阻力依然難消
一直以來不管市場報價作何調整,都難吸引終端用戶的采購興趣,成交提升始終難現曙光。臨近年關,受訂單減緩且年底資金回籠的影響,交投不暢的格局或愈發突出,工廠除維持正常生產所需外,多處于“等待、觀望”的狀態,市場缺乏向上的動力,面臨的形勢仍較嚴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