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前,挪威建議將某些類型的塑膠廢料,加入《巴塞爾公約》所限制的材料清單。如獲批準,某些塑膠廢料的運輸,需得到進口國的批準。 垃圾處理在發達國家費用很高,政府批準的土地范圍也有限,并受到嚴格的地方政府條例管制,美其名是回收再生,實際上管理不當,加上非法操作,對周遭環境構成嚴重污染。 歐盟環境事務專員Karmenu Vella稱,長遠來說,各國應專注于提升自己的回收能力。他估計,歐盟到2025年將額外需要250個垃圾分類設施和300個回收工場。
美國最大的廢金屬貿易商之一SARecycling表示,最近添置了一條新的生產線,用于清洗鋁廢料,再運往中國。另一方面,中國的回收行業也在美國收購循環再造工場,為內地生產紙漿、塑料顆粒等原料。
中國的“垃圾新規”也迫使美國廢鋼貿易商承擔更多骯臟的工序,以達到中國進口廢料的新標準!
對于中國而言,很多企業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布局東南亞,接下來對于他們來說也是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