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聚丙烯生產能力與生產量的預測,結合國內聚丙烯自給能力的進一步上升,進口總量緩慢下降等因素影響,預測2018年中國表觀消費量在2400萬噸附近,到2020年中國表觀消費量有望達到3200萬噸附近。 從消費結構來看,聚丙烯的消費不僅僅局限于塑編、注塑件、雙向拉伸膜等領域,同時在纖維、管材、汽車及電器等專用料消費方面,增長明顯。 從產品替代性來看,再生料對新料的替代性大大減少,廢塑料進口量減少,在進口料嚴重供應缺口下,國產料成為主流貨源,新料替代再生料,也為PP表觀消費量的增長提供機會。 下游消費區域占比情況 從消費區域來看,華東、華北(包括山東)、華南是中國最大的塑料制品產地,也是中國主要的聚丙烯消費地。近年來,這三個地區的消費占比合計超過80%.經濟發達并且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華東地區是聚丙烯最大的消費地區,其次是華南和華北地區。廣東、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是中國聚丙烯加工企業最集中的幾個地區。從事塑料加工的企業眾多。這些地區的塑料制品不僅產量大,而且檔次高,對原料的需求也是多樣化和專業化,可以說這些地區的塑料加工業代表了當前中國塑料加工業的技術水平。 中國PP的產能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南和西北,消費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和華北,進口PP主要流入華東和華南。華東、華南、華北為PP主要消費地,生產廠家大多在這三個地區設立分銷點,貿易非常活躍。三地間也有少量的商品流,華東——華北間由于距離較近,通常采用汽運方式,華南——華東之間一般走海運的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