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有著漫長工業歷程的歐美國家而言,中國的表面處理產業是伴隨改革開放誕生的新生事物,無論是前處理還是涂料、電鍍,在工業化迅速崛起的中國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然而,表面處理過程中對有毒、有害化工原料的使用和廢水排放問題成為環保的大敵。
從高校教師轉型化工行業的況金權親眼目睹了表面處理車間的煙霧彌漫,刺鼻的氣味,讓人在車間根本待不下去,生產工人的口罩從白色很快變成黃色。
況金權強烈意識到這樣的生產環境必須改變。而當他了解到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中國向全世界做出承諾,在2025年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標比2005年要下降40%到45%。低碳排放必將影響表面處理產業的發展。
“環保型的表面處理材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況金權堅定的認為。
2012年,況金權幾乎將初創期積累的全部資金砸在環保表面處理材料的開發上,并收購東明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明化工”),成為精細化工行業資質齊全,規模化發展的公司董事長。
然而,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產品營收卻陷入停滯,隨后的五年時間內,東明化工的營收收入幾乎沒有變化,公司經營一度陷入困境,即便此時公司研發的環保水性涂料已經實行量產。
有人勸況金權放棄環保材料的研發,加大傳統表面處理材料的生產,況金權回答:“既然選定的路就一定要走下去,結局無非是成功或者失敗,我享受這個過程。”
終于,苦心迎來了春天。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加大,下游企業不得不選用具備環保資質的表面處理材料。2016年,東明化工營收達到7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較上一年度翻倍,并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到2018年達到1.3億元。
本期《大國之材》企業篇對話東明化工董事長況金權,探究他在環保表面處理材料開發中如何度過難關,實現突破。 01 親身參與研發 創業初期快速發展
《大國之材》:您從一個文科專業出身的教師去轉型做這種研發,初創階段甚至會親自動手做化學實驗,當時是處于什么樣的動力來源?
況金權:創業必須要深入其中,不把它理解得非常透切,要想做好是不可能的。對于產品研發而言,不身臨其境去探究其中的奧秘,可能永遠都一知半解。
所以我會親自去做一些實驗,在這個實驗過程當中會涉及到實驗計劃、實驗流程、實驗記錄、試驗材料以及配方等等。當我深入到試驗研究,會涉及到很多到具體的事情,認真探究下去,就會發現里邊的很多奧秘。
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你只要認認真真做一件事,總會有結果,要么成功,要么失敗,但是過程已經享受了。在化學試驗這方面我是幸運者,我享受了過程,而且把事情做成了,憑借當時的試驗成果,我成功申請了第一個專利。
這段研發經歷對于我后來的企業管理工作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技術會議上,我能跟得上研發人員的思路,從而較好的掌控項目進度。有時候我們的科研專家陷入瓶頸時,我從局外人的角度給出建議,能夠對他們有所啟發。這些都是前期自己參與過研發工作積累的經驗。
《大國之材》:從2008年到2012年的5年時間,您成立的第一家公司宏亞金屬發展非常迅速,這過程中有什么秘訣嗎?
況金權:我是2005年進入到這個行業的,2008年開始創立自己的公司,到2009年,我自己研發了一個新的產品——工業用常溫脫脂劑。當時市場上大部分脫脂劑需要經過加溫,而我研發的這款脫脂劑在常溫下就能工作,做到了節能環保,當時這項技術對標的是德國漢高。憑借這項技術,我拿下了第一個大客戶,一年的產值就接近2000萬,因此公司得以迅速發展。
從2010年到2012年之間,公司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獲得三星這一大客戶的基礎上,三星首次嘗試用鎂合金做手機中板,我們參與并共同建立了標準。
02 環保理念懵懂 轉型艱難求生
經歷了初創期的快速發展,2012年況金權成功收購了有近5萬平方生產用地的東明化工,在環保水性涂料及表面處理產品上加大研發投入,然而躊躇滿志的況金權卻在這時遭遇了發展瓶頸,下游市場遲遲沒有突破,企業發展陷入困境。
《大國之材》:這個過程的困境,除了公司自身的研發方面還在突破階段之外,當時的市場環境有沒有一些變化?
況金權:市場環境有變化,2012年到2015年應該說表面處理市場的懵懂期,大家都在講環保,但實際上過程中使用環保產品的還是少數。環保究竟要不要實行下去?業內還在懷疑。當時市場上的非環保產品仍然是主流,這對于大量投入環保產品研發的我們是巨大的心理考驗。
大環境方面,這個時期的民營企業整體處于困難期,融資非常困難。當時我們在硬件設備和技術研發方面大量投入,資金壓力非常大,如果不是有穩定的客戶基礎,東明化工就垮掉了。所以這幾年是東明化工最艱苦的幾年,但是我們終于走出來了。
《大國之材》:當時收購東明化工是基于什么考慮呢?這個過程有過糾結嗎?
況金權:從2008年到2012年這個過程中,宏亞金屬已經發展到頂峰了,要尋求更大的發展,必須要考慮革新。 我們當時尚不具備化工生產的全資質,企業要發展壯大,必須要規范化。東明化工不但具備大規模的生產基地,而且最重要是有化工生產資質,因此我下定決心收購東明化工。這個過程沒有糾結,我選定的道路就一定會堅持走下去。
《大國之材》:萬一投資失敗,有沒有考慮過應對措施?
況金權:當時我考慮,如果自己做不起來,即便是買下東明化工這片地,出租出去當一個房東老板也能有一定收入。收購之初沒想過5萬平米的地方全部用來自己投入生產,當時沒有那么大的野心。我不是那種一開始就有很大的夢想,我是走一步看一步,然后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03 進軍蘋果、富士康供應鏈迎來春天
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明朗化,對化工污水排放的管控趨嚴,況金權和東明化工終于迎來了春天。
變化從2016年,東明化工鋁材表面處理劑獲得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開始。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7000萬元,躍升到2018年的1.3億元。
《大國之材》:在推廣環保型表面處理材料的最初,如何打消下游客戶的顧慮呢?
況金權:我們首先要了解客戶為什么不接受,最重要就是解決問題,如果是設備的問題,我們愿意跟他來免費設備改善,讓他使用我們的產品。 如果是成本的問題上,我們按照他原來的成本去核算,哪怕我們少許的利潤,或不賺錢我們都給他,我們要讓他嘗到甜頭。
事實上,我們做的環保產品從總體的應用綜合成本上已經低于以前的非環保型的產品。一般客戶的理念,他按多少錢一噸直接算,但是他沒有想到在后面的污水排放,廢氣排放等后期環保處理成本。
污水凈化處理,一般是根據水體的污染程度做不同的處理措施,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重金屬、有機物等種類越多、濃度越高,處理時所需要的工藝流程和時間就越多,相應的污水凈化處理成本也就越高。我們現在生產銷售的陽極氧化產品,所用的原材料全是環保環的材料,這大大降低了廢水中有毒、有害、重金屬、有機物的含量,使得客戶后續污水凈化處理更為簡單,成本更低,在用東明環保產品之前,客戶的污水處理成本約五六千元一噸,用東明環保產品之后,客戶的污水處理成本約貳千元一噸,你說從六七千一噸減到二千元一噸,它的成本下降了多少?
所以說我們要引導客戶去算綜合成本,最后客戶慢慢理解過來了,知道原來綜合成本應該是這樣去算,他們也嘗到了甜頭。
《大國之材》:其實東明化工成為三星的供應商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并且也進入了蘋果跟富士康的一個供應鏈,體現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況金權:技術,這個是毋庸置疑。比如說像三星,在做鎂合金中框過程中,他們也找了很多表面處理方面的廠家做實驗,但東明化工是最先通過能夠達到他的標準的企業。
再比方說蘋果,他們通過很多渠道找到我們,詢問我們是否能夠做納米注塑處理。我們回答當然可以做,然后立馬現場實驗,結果和專利是匹配的,所以他們才認可東明化工。
《大國之材》:目前有沒有上市計劃,進展情況怎么樣?
況金權:已經有上市計劃,并且今年已經在啟動中。
《大國之材》:目前環保表面處理的行業競爭格局如何?存在哪些發展痛點?東明化工有哪些突破的舉措?
況金權:目前環保表面處理的行業競爭主要集中在傳統國企、新型民企、合資企業等多個陣營,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同質化產品較多。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新興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市場意識及創新意識強、運營效率高,在國內金屬表面處理劑產品市場上迅速崛起,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技術水平低,這些企業只能占領傳統金屬表面處理劑市場,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金屬表面處理劑市場,占有率相當低。僅有為數不多,注重技術研發、積累的企業,才能在高端環保金屬表面處理劑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環保表面處理的行業發展面臨著以下痛點:(1)每一項新型、環保表面處理產品、技術的問世,都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本,而大多數企業都追求眼前利益,不愿意開展技術研發、積累;(2)很多客戶仍保留著傳統概念,僅計算生產使用的前期成本,不考慮后期污染處理成本,不愿意嘗試、使用新的環保處理產品;(3)人們環保概念、環保意識仍有待進一步提高;近年來,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政府也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的環保法規;但各地的環保執行力度不一,傳統、非環保表面處理產品仍然具有較大的生存、使用空間。
針對上述痛點,在環保表面處理技術研發方面:東明從16年就開始引進行業內的高端技術人才、大力開展環保表面處理產品及技術的研發,到目前已經具有了前處理、陽極氧化、水性涂料三個技術研發團隊,形成了前處理、陽極氧化、水性涂三個系列的環保表面處理產品,積累了一大批的環保表面處理技術專利;在客戶開發上:東明在解決客戶技術問題的同時,引導客戶從整體應用成本考慮,是客戶真正了解到環保表面處理產品的應用,并不是增加了使用成本,而是真正的幫客戶降低了使用成本;開發、對接品牌、標桿客戶,通過環保部門間接引導環保表面處理劑的應用示范,推進環保表面處理劑在行業的應用;
《大國之材》:您怎么看待表面處理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東明化工如何布局未來?
況金權:未來,行業準入趨于嚴格將是金屬表面處理劑產品的市場趨勢,環保化、生產工序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是未來金屬表面處理劑企業的技術發展方向,行業內將會針對于各個細分應用領域逐步開發出高效能、低污染的環保產品。
目前大多數金屬表面處理劑在生產、應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有苯、磷、重金屬的廢氣和廢液,隨著國家環保政策趨嚴,以及節能減排戰略的持續推進,金屬表面處理劑的生產企業對傳統生產工藝、裝備和控制手段的調整與改造以提升產品競爭力,并降低環保成本,也是適應國家對安全和環保的要求是大勢所趨。另外,隨著中國第二代農民工出現、中西部地區經濟崛起、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等因素影響,金屬表面處理劑行業對生產工序的機械化、自動化甚至智能化要求也越來越高。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金屬表面處理劑行業必然經歷行業整合的過程,行業內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的企業將陸續被市場淘汰,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進而通過市場優勝劣汰促使中國金屬表面處理劑行業不斷向前發展。這對于行業內像東明化工這樣具有技術、產品質量等方面差異化優勢的品牌企業則是實現快速跨越式發展的機會,東明化工未來將繼續秉持一貫的發展理念,注重環保表面處理劑產品、技術的研發和積累,堅持產品環保化;同時,注重生產工序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提升,并充分利用公司現有的品牌、平臺優勢,進行資源整合,力爭在5年的時間內將東明化工打造成環保表面處理行業的標桿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