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生物基材料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生物基材料產業具有獨特的全生命周期減碳優勢,發展生物基材料產業對于減少碳排放、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歐美已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減碳行動 德國推出了可再生能源法,鼓勵綠色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規定年用電量超過10億千瓦時的大型企業需要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并獲取相關證書后才能夠享受稅收減免政策。 歐盟批準了6個全流程CCS項目,并投入2100萬歐元推動LEILAC項目來發展直接分離煅燒技術,以減少水泥和石灰生產過程中60%的碳排放。 荷蘭自2012年開始設立了SDE(SDE+)資助計劃,以鼓勵可再生能源生產、減排技術發展。 美國的氣候能源政策也有了重大調整。拜登總統通過行政命令推出了一系列氣候能源新政,包括《美國清潔能源法案》、《重建美好未來法案》、《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以及氫能源計劃等。特別是《通脹削減法案》,這是一項價值368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旨在將美國經濟從化石燃料密集型生產轉向充滿綠色技術、低排放的混合電網,通過稅收補貼政策,在美國本土培育新能源產業,削弱其他國家的產業優勢。 這些政策反映了歐美國家對減碳行動的勢在必行,并已經對全球減碳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國內資本布局生物基材料市場 目前,我國在減碳行動中實施了多項方案,在安徽、河南、浙江、江蘇等地已經形成了以生物基材料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同時,國內資本也紛紛布局生物基市場,這個市場的潛力正在逐漸顯現。 據報道,2021年7月,紅杉資本領投合成生物技術公司恩和生物,沈南鵬曾表示:“我們應該相信科技創新的潛力,比如新能源領域、合成生物學、生物科技等領域。” 高瓴資本也在生物基賽道上積極落子,2022年1月10日,藍晶微生物宣布完成B3輪融資,至此B系列融資總額已達15億人民幣。其中,高瓴創投在本輪融資中繼續追加投資。此外,押注碳中和投資的君聯資本也在生物基領域搶先布局,去年2月,君聯資本投資了從事呋喃類生物基材料設計和開發的初創企業中科國生,去年12月,中科國生又對外宣布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君聯資本作為老股東繼續追加投資。 資本布局生物基市場不僅因為雙碳、可持續發展等背景,更是因為生物基材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一些產品在底層邏輯上更適合通過生物基方式生產。同時,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政府對環保政策的推動,生物基材料市場的前景更加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