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集團是世界領先的碳材料生產企業,旗下產品豐富,包括碳和石墨烯、碳纖維以及碳纖維復合材料零部件。過去兩年中,SGL對自身業務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和整合:
*出售旗下功能性產品事業(石墨電極、碳電極和爐襯); *專注于兩塊業務的發展(石墨烯材料&系統,復合材料事業); *從BENTELER汽車收購其所持有的合資公司BENTELER-SGL的股權; *從寶馬集團收購其所持有的合資公司SGL Automotive Carbon Fiber(SGL ACF)的股權; *出售公司持有的合資公司SGL Kümpers的股權;
為此,SGL集團多次刊發聲明稱,集團的首要任務是集中精力發展碳纖維/玻璃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品的業務,并將其統一整合到旗下的復合材料事業部。
作為實現打造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鏈目標的第一步,2016年9月15日,SGL首先宣布在葡萄牙Lavradio投建一座占地20萬平米的碳纖維原絲工廠。該廠負責向SGL旗下兩處碳纖維工廠供應原絲。這兩處碳絲工廠一處位于蘇格蘭Muir of Ord,另一處位于美國華盛頓州Moses Lake。
接著,為提高生產效率,SGL集團于2017年1月10日宣布將位于美國Evanston的碳纖維工廠出售給日本三菱麗陽株式會社(撤銷后并入三菱化學),將碳纖維的生產任務集中到蘇格蘭Muir of Ord工廠和美國華盛頓州Moses Lakes工廠。Evanston工廠此前具備的24k碳絲生產任務將由蘇格蘭Muir of Ord工廠承接。
碳纖維及其織物,復合材料零部件
在穩定了產業鏈上游的原絲供應、以及中游的碳絲生產之后,SGL集團的下一步是鞏固產業鏈的終端。
于是,2017年11月8日,SGL從合作伙伴BENTELER Automotive處收購了合資公司BENTELER-SGL的剩余50%股權,將其納為其全資子公司。對此,SGL集團總裁Jürgen Köhler表示說:“借此機會,公司擴大了纖維復合材料零部件的量產產能,具備了為客戶提供“碳纖維-織物-部件”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能力。”而BENTERLER Automotive公司總裁Laurent Favre則表示說:“收購完成之后,BENTERLER仍將繼續與SGL集團展開合作,并在適當的時候購買其玻纖/碳纖復合材料產品。”
隨后,11月24日,SGL集團分兩步從寶馬集團處收購了合資公司SGL Automotive Carbon Fibers(SGL ACF)剩余49%的股權,將其納為全資子公司。SGL ACF位于德國Wackersdorf的工廠將于2018年1月移交給SGL集團,而位于美國華盛頓州的Moses Lake工廠將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移交。
SGL ACF與寶馬集團正在執行過程中的、涉及寶馬i3、寶馬i8、寶馬7系的供貨協議不受此次收購行為的影響。SGL和寶馬雙方仍將在未來就碳纖維的應用繼續展開合作。
最后,SGL集團于2018年1月10日出售了其所持有的與Kümpers GmbH的合資公司的51%股權,但仍將為后者的紡織產品供應碳纖維。
關于復合材料的研發從未停止
2016年,SGL在德國梅廷根設立了輕量化應用研發中心(LAC),借助自身的技術積累與多領域客戶共同開展研究工作。
例如,SGL集團與梅廷根當地的工業設計公司Bertrandt合作,推出了針對電動汽車復合材料內飾的創新結構設計,使其功能更加集約、視覺更加美觀。“在設計之初,我們就提出要確保各部件、各技術乃至整個組裝的概念都必須為量產的最終目標服務。”Bertrandt車身研發主任Michael Hage表示說,“減重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尤其是對電動汽車而言。”
在LAC中心里,SGL的客戶能夠親身見證項目全過程,從最初提出概念,到使用電腦進行結構設計,再對此進行分析、優化,接著做出樣品,最后實現工業化量產。這樣的體驗能讓客戶獲得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同時,SGL集團還宣布推出新的熱塑性產品,包括熱塑性長纖維(LFTs)、單向帶(UD)以及PA有機板(Organosheets)。
此外,SGL在聚丙烯復合材料專用碳纖維、熱塑性型材產品、適用于汽車及其他領域的碳/玻混復合材料等研究領域也有了新的進展。
“我們希望在復合材料的大規模量產應用方面,能夠做出一些開創性的貢獻。”SGL集團復合材料事業部董事長Andreas Wüllner表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