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衛星化學在連云港徐圩新區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個α-烯烴綜合利用高端新材料產業園項目(以下簡稱高端新材料項目)正式啟動建設。 高端新材料項目總投資266億元,是衛星化學基于輕烴一體化為核心,打造低碳化學新材料科技公司的核心戰略部署,項目采用自主研發的高碳α-烯烴技術(乙烯四聚高選擇性制高純1-辛烯技術,技術壁壘高),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烴(mPE)、聚乙烯彈性體(POE)、潤滑油基礎油(PAO)、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高端新材料,市場空間廣闊,并對副產氫氣進行資源化利用,助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該項目于2023年6月17日簽約,建設內容包括250萬噸年α-烯烴輕烴配套原料裝置、5套10萬噸年α-烯烴裝置、3套20萬噸年POE裝置、2套50萬噸年高端聚乙烯(茂金屬)、2套40萬噸年PVC綜合利用及配套裝置、1.5萬噸年聚α-烯烴裝置、5萬噸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裝置、副產氫氣降碳資源化利用裝置、LNG儲罐等。 α-烯烴是什么? α-烯烴是在分子鏈端部具有雙鍵的單烯烴,一般指C4及C4以上的高碳烯烴。α-烯烴產品種類繁多,根據碳數范圍不同,α-烯烴可分為C4α-烯烴、C6-C10α-烯烴、C12-C14α-烯烴、C16-C18α-烯烴等。在標況或常溫下,C6-C18α-烯烴多為易揮發液體,C18以上α-烯烴為蠟狀固體。不同碳鏈長度的α-烯烴具有不同應用,其中C4、C6、C8組分的α-烯烴應用最為廣泛。 球范圍內,α-烯烴產能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中東、中國等地區,其中歐美國家α-烯烴研發起步早、生產技術先進,其占據全球α-烯烴市場主要份額。在國際市場上,α-烯烴供應商主要由殼牌、日本出光、雪佛龍、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英力士等。 在生產工藝上,α-烯烴生產工藝主要有蠟裂解法、乙烯齊聚法、植物油法、混合C4分離法、費托合成法等,其中乙烯齊聚法是以乙烯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齊聚反應的工藝。乙烯齊聚法應用最為廣泛,其主要工藝又包括SHOP法、Linde法、Gulf法、Ethyl法等。 α-烯烴行業存在一定的資金、技術壁壘,行業準進入門檻較高,經過多年發展與技術積累,我國逐漸實現了α-烯烴產業生產,生產企業主要為中石化、中石油及其下屬企業。但由于起步晚、技術有限,我國α-烯烴產業在規模、應用、質量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高端α-烯烴需求仍依賴進口。 在產能分布來看,我國α-烯烴產能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國產α-烯烴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中低端α-烯烴越來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α-烯烴產業高端化發展需求迫切。為推進α-烯烴高端化發展,我國政府也發布多項規劃及支持政策,鼓勵加快1-丁烯、1-己烯、1-癸烯、1-辛烯等高碳α-烯烴共聚單體研發工作。在政策扶持、技術進步、需求升級的背景下,α-烯烴產業將向著高端化、低成本、環保化、精細化方向升級。 線性α-烯烴需求情況 中國α-烯烴消費穩步提升。2023年,中國α-烯烴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4.8%,自給率為84.5%。 α-烯烴作為重要的有機原料和中間體產品,廣泛應用于聚烯烴共聚單體、表面活性劑、潤滑油、增塑劑、聚α-烯烴、助劑和精細化學品。其中,聚烯烴共聚單體是α-烯烴最大的下游應用領域。 1-己烯/1-辛烯為共聚單體生產的LLDPE和HDPE樹脂,較1-丁烯共聚樹脂具有更好的拉伸強度、流變性、慢速開裂性等,特別適合于各類高強度膜材和管材的生產。 用1-己烯和1-辛烯作為共聚單體替代1-丁烯生產線型PE樹脂,已成為LLDPE今后的發展趨勢。LLDPE開發的新產品中90%是1-己烯共聚的牌號。中國PE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將為α-烯烴作為共聚單體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下游應用增速加快 IHS Markit最新研究表明, 2019~2030年,線型α-烯烴(LAOs)不同衍生物年均增長率各不一樣,預計聚合物需求年均增速為3.5%,表面活性劑(各類醇、AOS、LAB/LABS、烷基胺類)需求年均增速4%,其他如POP/POE、油田化學品、石油蠟需求年均增速4.2%。 聚乙烯(PE)共聚單體在α-烯烴總體需求中占據主導地位,其增速將遠超GDP增速。價格與性能差異造成了不同PE等級產品的相互競爭。這使得α-烯烴市場走向更加復雜。C4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己烯共聚物線型低密度聚乙烯(C6-LLDPE)相互競爭尤其如此。 特種聚合物如聚烯烴彈性體或塑性體,則是另一個強勁增長市場,尤其是1-辛烯改性聚合物。這些聚合物應用非常廣泛,包括軟包裝、汽車耐用品,在汽車應用中,許多配件需要軟接觸性能。 除通用聚合物外,聚α-烯烴(PAO)消費α-烯烴最多,尤其是中間碳數分子。PAO被稱為所謂的Ⅳ類合成潤滑劑。1-癸烯(C10)是主要的PAO合成單體。PAO用于汽車應用,如輕型車輛潤滑劑和自動變速箱變速器油。工業應用包括用于風力渦輪機和機械的齒輪油。PAO在黏度、氧化穩定性等性能方面具有極好的平衡性,使其成為許多下游應用的理想選擇,但價格相對昂貴。 有市場人士指出,過去10年,PAO也面臨著來自競爭性潤滑油的挑戰,尤其是加氫裂化基礎油。然而,如今,新的法規正在推動汽車行業減排。這反過來又會影響發動機設計,如要求在更高溫度下運行等。在這種情況下,PAO成為首選的合成潤滑劑。這勢必會推動PAO需求增長。不過,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汽車行業發展,PAO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面臨著下行壓力。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1099.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