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溫才妃)近日,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林效團隊與西湖大學講席教授吳從軍團隊、北京理工大學準聘教授王秩偉團隊合作,首次報道了單一超導器件CsV3Sb5(銫釩銻,以下縮略為CVS)材料中存在的零磁場超導二極管效應和磁通量子化形成的超導干涉圖案,揭示了CVS材料存在時間反演對稱性破缺、超導疇,以及可能的環路超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
竹編是中國非遺手工藝技術之一。由正六邊形和三角形交替組成的六角眼,是竹編最常見的紋樣。它有一個別稱:籠目?;\目超導材料,專指“結構”(原子的排布)具有籠目的周期性,且存在超導電性的材料。這種材料晶體構型新穎獨特、電子結構豐富多彩、電子序奇異有趣,擁有許多獨特的物理性質,因而成為超導體領域的焦點。 林效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的樂天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CVS這種新型超導材料,會不會在零磁場條件下天然具備二極管“天賦”?團隊最終確認了實驗觀測到的零磁場超導二極管效應的真實性,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CVS材料在超導態的時間反演對稱性破缺。 在實驗中,他們意外觀看到了一場曼妙“舞蹈”——超導臨界電流隨磁場變化的周期性振蕩圖案。通過對CVS器件反復升降溫測量,他們發現零磁場超導二極管的極性以及超導干涉圖案會發生改變,從而充分證實了超導疇的設想。吳從軍團隊基于已有的實驗結果構建了超導疇中形成超導環路的理論模型,給出的理論計算與實驗結果定性上符合,初步提供了理論的圖像。 這項工作首次揭示了超導材料CVS此前從未被發現的一些特質,為未來籠目超導材料和超導量子電子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驗證據與實驗方向。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431-y 《中國科學報》 (2024-05-22 第1版 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