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化新網訊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團隊在二維材料宏量制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副研究員張良柱博士介紹說,二維過渡金屬碲化物材料是一類新興的二維材料,在量子通訊、催化、儲能、光學等領域展現出重要應用潛力。然而,目前該材料還無法實現高質量的宏量制備。 該材料的制備通常采用有機鋰試劑作為插層劑,但有機鋰是一種易燃易爆的液體試劑,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為此,研究團隊開拓了固相化學插層剝離方法,通過高溫固相反應降低插層反應的活化能,使用硼氫化鋰作為安全高效的固相鋰插層試劑,從而實現安全、高效、快速地插層剝離。整個過程只需10分鐘,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碲化鈮納米片的宏量(108克)制備,將推動二維納米材料從基礎研究邁向工業化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