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作為一種清潔燃料,在卡車、商用車、短程航空和航運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其單位重量和單位體積的能量比鋰電池高得多,而且續航里程更長,加油更快。您可以像燃燒汽油一樣或多或少地燃燒它,也可以通過燃料電池產生電力。
在所有燃料中,它的單位質量能量最高,但儲存起來很麻煩。把它保存在氣罐里,需要大約 700 個大氣壓的壓縮。如果將其保存為液體,則需要保持比絕對零度高出 20 度的低溫。即使把它壓縮成超冷液體,它的重量可能很輕,但它所占的體積卻令人吃驚,而且很不方便,這使得它既耗能,又很難在空間有限的地方進行包裝。 現在,韓國研究人員稱,他們已經創造出一種材料,能以比低溫液態氫密度高一倍的密度儲存氫。這項新研究的第一作者、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UNIST)的 Hyunchul Oh 說:"我們的創新材料代表了氫氣存儲領域的范式轉變,為傳統方法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 作為一種分子,氫可以通過一種叫做物理吸附的過程物理吸附到多孔材料中。高多孔材料以前曾展示過在單位質量內儲存大量氫的能力,但它們在小體積內儲存大量能量方面卻一直很吃力。 由五個氫分子(紫色和紅色)組成的分子團占據了材料中的一個孔隙 直到現在。研究小組合成了納米多孔硼氫化鎂(Mg(BH4)2),這種框架由部分帶負電荷的氫原子構成納米孔的內表面,能夠吸附氫氣和氮氣。雖然氮氣和氫氣都能進入孔隙,但研究人員發現,由于氮氣和氫氣在孔隙中占據不同的吸附位點,氫氣的氣體吸收量要大三倍。 研究人員觀察到,小孔中氫密度高的原因在于氫分子的各向異性(與方向有關)形狀,在接近環境壓力時,氫分子通常呈緊密堆積的球狀。這種材料以三維排列方式儲存了五個氫分子團,從而提高了容積容量。 他們發現,Mg(BH4)2每升孔隙容積可存儲前所未有的 144 克氫,而低溫液態氫只能存儲 70.8 克/升,固態氫甚至只能存儲 86 克/升。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成果解決了大規模氫氣存儲的關鍵難題,提高了氫氣的效率和經濟可行性。 這會是氫動力飛機的解決方案嗎?可能不會。正如幾年前ZeroAvia 公司的 Val Miftakhov 向我們解釋的那樣,航空環境中的液態氫系統可以實現 30% 左右的氫氣質量分數,另外 70% 的重量則由儲氫罐和低溫冷卻設備增加。根據這項研究,這種納米孔存儲材料的質量分數為 21.7%,因此其單位重量所攜帶的能量是儲罐中氣態氫氣的兩倍,但低溫液態系統會更輕。 另一方面,它肯定能在長途運輸或卡車運輸中發揮作用,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重量不是問題,而體積則更為重要。當然,這似乎也是目前靜態儲能的最佳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氫氣的使用或多或少會像電池一樣。 我們還想進一步了解它是如何釋放的,在什么樣的溫度和壓力下工作,以及以這種方式儲存氫氣的往返能量損失可能是多少,但這無疑是該領域的一個突破性進展。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化學》雜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