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直接從空氣中提取氫氣的方法。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對氫氣的研究,發現并分析了一種從大氣中提取氫氣并將其轉化為電能的酶。 直接從大氣中提取氫聽起來像是魔法,但實際上科學上可以通過一種叫做恥垢分枝桿菌的日常土壤細菌中的耗氫酶來實現。這種酶被稱為Huc,它可以從空氣中提取氫氣并將其轉化為清潔能源。 盡管澳大利亞科學家意識到,即使在缺乏營養的環境中,許多細菌也可以利用大氣中的氫作為能量來源,但他們通過研究發現了細菌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我們早就知道,細菌可以利用空氣中的微量氫作為能量來源,幫助它們生長和生存,包括在南極土壤、火山口和深海中。但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它們是如何做到的,”研究小組成員克里斯·格林寧教授說。 科學家們發現一些關于氫的研究相當“驚人”。除了能夠將微量的氫轉化為電流外,Huc經過提純后,還可以儲存很長一段時間。 “它非常穩定,”博士生阿什利·克魯普解釋說。“冷凍酶或將其加熱到80攝氏度是可能的,它仍能保持其產生能量的能力。這反映了這種酶有助于細菌在最極端的環境中生存。” 此外,使氫研究結果更令人驚訝的是,產生這種酶的細菌可以大量生長。因此,它是一種非常可持續的資源。 盡管這項研究還處于早期階段,但發現一種不需要燃燒骯臟的化石燃料,也不需要增加導致氣候危機的過度空氣污染的自然電力來源,這是一個受歡迎的消息。這一清潔能源的突破尤其重要,因為新發現的電力來源是可再生的。 氫的研究是由里斯·格林特博士、克里斯·格林教授和博士生阿什利·克魯普進行的。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自然》上。科學家們的下一步是研究如何大規模生產Hu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