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新能源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光伏產業呈現高景氣度,以硅材料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吸引了業界以及投資者的目光。山東化工企業也紛紛切換賽道,布局有機硅、電池隔膜、透明導電氧化物鍍膜玻璃(TCO)、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光伏膠膜料等產品,搭上新能源快車。
光能轉化 眾望所“硅”
光伏產業可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和光伏系統等環節,其中電池片是太陽能發電的核心部件,通常分為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電池片。晶體硅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工藝成熟、原料儲量豐富等優點,因此目前晶體硅電池片占有主要市場份額,并且以單晶硅為主。
除了單晶硅、多晶硅,有機硅也越來越多地用于光伏產業,其中光伏組件對硅橡膠的需求量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據全國硅產業綠色發展戰略聯盟(SAGSI)統計,2021年電力/新能源領域聚硅氧烷消費量為22.5萬噸,保持較高比例增長。
東岳集團是山東省硅材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旗下山東東岳有機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萬噸/年有機硅單體及20萬噸/年下游產品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后,其裝置規模達到60萬噸/年,有五大類300多個牌號的產品,產能和技術位居全球前列。
據東岳硅材副總經理于源介紹,其產線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有機硅單體及下游深加工技術,具有規模大、產品多、消耗低、智能程控、安全環保等特點。該產線不僅讓有機硅環體產品能耗大幅降低,還通過機械化換人和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減人,整體減少用人40%以上。
位于聊城的兩家企業最近也相約布局有機硅產業。6月29日,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投資33.3億元,建設100萬噸/年有機硅項目一期工程40萬噸/年有機硅項目。目前,該公司擁有有機硅產能5萬噸/年。7月28日,山東陽谷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在莘縣化工產業園投資10億元分兩期建設11萬噸/年高性能新材料項目,包括8萬噸/年三氯氫硅項目、3萬噸/年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項目及公用工程。
光伏膠膜 不可或缺
在組件環節,光伏電池片與光伏膠膜、光伏玻璃背板等組裝在一起,得到可以應用于下游光伏電站的光伏組件。近幾年,與光伏電池片、光伏玻璃相關的膜產品發展很快。
位于淄博的金晶集團,經過10多年的布局,已經從傳統玻璃、純堿及其延伸產品領域逐漸拓展到光伏新材料等領域,形成了較完整的基板材料產業鏈。旗下山東金晶科技有限公司兼顧晶硅組件的超白壓延玻璃和薄膜光伏組件、鈣鈦礦組件的TCO,是國內極少數掌握兩種光伏玻璃技術路線的企業之一。
5月29日,金晶科技博山(鍍膜)分公司太陽能發電玻璃基板升級改造項目建成投產。“TCO光伏導電膜玻璃,相當于給傳統玻璃披上了一件納米級別的半導體外衣,只要有光就能發電!”金晶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攻克了工業化大面積鍍膜難題,成為國際先進、國內首條超白TCO導電玻璃生產線。以此為基板做成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可見光透過率高于80%,實現了“建筑光伏一體化”。該公司也由此成為全球薄膜光伏電池和國內綠色建筑發電幕墻基板的主要生產基地。
今年7月,山東聯創產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二期5000噸/年聚偏氟乙烯(PVDF)進入試生產階段,接下來還有6000噸/年產能預計2023年上半年釋放。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PVDF用途廣泛,可用于鋰電池正極黏結劑與隔膜涂層、光伏背板膜、涂料等。目前聯創股份PVDF主要供給寧德時代,用于鋰電池生產,而其規劃的產能也包括了涂料和光伏級PVDF。
位于滕州的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在光伏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方向進行戰略布局,并且在多個新材料細分領域取得市場領先地位。該公司在EVA光伏膠膜料方面具備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競爭優勢。
據了解,EVA膠膜是一種熱固性的膜狀熱熔膠,是目前太陽能電池組件封裝中普遍使用的黏結材料。太陽能電池組件中要加入兩層EVA膠膜,將玻璃、電池片和鈦酸異丙酯(TPT)背板膜進行黏合。EVA膠膜和玻璃黏合后能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起到增透的作用,并對太陽能電池組件功率輸出有增益作用。作為光伏膠膜的主體材料,EVA光伏膠膜料目前進口依存度高達70%,其需求量將隨著光伏新增裝機量的持續增長而快速增加,且預計未來國內光伏料供應缺口仍將持續存在。
此外,聚烯烴彈性體(POE)也是光伏組件的重要材料之一,用于封裝并保護電池片。目前該產品的主要產能均掌握在陶氏等國外企業手中。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靠自身強大的研發能力突破了POE產品的技術壁壘,有望成為國產POE行業的領頭羊。
綠電替代 節能減排
化工行業為用能大戶,用能用電成本較高。近幾年,山東化工企業嘗試參與光伏發電,通過光電互補減少用煤消耗、實現節能減排。在今年年初公布的山東第二批省重點基礎設施項目中,有15個光伏項目,其中包括無棣鑫岳化工集團有限公司207MW光伏發電項目。
不久前,萬華化學與華能集團合資成立華能(海陽)光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海陽規劃開發約600MW、用地面積1.6萬多畝的漁光互補型光伏電站項目,年可上網電量7億千萬時,等量置換減少煤炭28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75萬噸。
據了解,上述發電項目所產生的電力將主要匯入萊州、煙臺等城市電力系統,從而替代萬華煙臺工業園的一部分礦物能源,降低煤炭消耗,對改善萬華化學的能源機構體系、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眼下,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正依托濱化集團,引進遠景新能控股等知名企業,加速推進260MW源網荷儲一體化、50萬噸級光熱熔鹽儲熱供汽等減碳項目實施,用新綠電、綠熱等能源的技術驅動替代傳統石化能源的資源驅動,全力打造綠電+綠熱+綠色化工的山東省首個“零碳”工業園。
源網荷儲是一種包含電源、電網、負荷、儲能整體解決方案的運營模式,可精準控制用電負荷和儲能資源,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目前正在實施的華潤財金800MW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是山東省單體容量最大的新能源項目和最大的漁光互補項目,計劃2023年6月全部建成并網發電。該項目建成后,預期年發電量11.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3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7萬噸,年均實現利稅2.2億元。
在黃河入海口廣闊的灘涂上,東營輝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布局的500MW(三期)農光互補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項目、漁光互補五期1500MW光伏發電站項目也已啟動。這些項目將為山東化工新材料企業帶來難得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