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新材料專委會聯合舉辦的電子化學品產業發展專家研討會,上周在河南焦作召開。與會人士表示,提升關鍵電子化學品的自主生產能力是保障電子信息產業鏈安全、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前提,但行業發展仍面臨諸多短板,需要集中產學研用的多方力量加以突破。 近年來,隨著全球半導體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和印制電路板(PCB)等下游產業向中國轉移,我國電子化學品國產化進程逐步加速,不僅市場規模快速穩步增長,生產技術能力穩步提升,企業實力也進一步增強。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化學品消費國,行業增速超過全球,預計未來占世界市場份額還將進一步上升。 “‘十四五’期間,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面臨重要的機遇期,國內電子化學品行業的發展要面向國家信息產業和智能制造領域發展的需求,但部分領域短板仍十分突出,制約了產業健康發展。”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麗君在主旨發言中指出,目前美國等發達國家對我國在高端電子化學品領域的封鎖加劇了關鍵產品的緊缺,一些關鍵領域的短板必須加快補上,我國電子化學品國產化進程必須加速。此外,行業主要存在產業鏈不完整、斷點多;產業層次低,高端產品自給率低,大部分領域不足1/4;核心設備、部件和包裝仍依賴進口;政策機制、標準體系不健全,人才短缺,國家級創新研發平臺不足等“卡脖子”問題,需要多方合力加以突破。 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作總結性發言時強調,電子化學品是國家重點支持的重要領域,應給予高度關注,下大力氣突破“卡脖子”的技術與產品。企業發展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規模與質量并重,專注與多元并舉,優先做好市場需求產品的供應,同時做好先進技術的儲備。 來自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石化聯合會、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單位的領導,以及昊華氣體副總經理岳成君、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旭金、中科院過程所肖炘教授、清華大學張學強博士等多位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從生產、科研、投融資角度為電子化學品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