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勢不可擋,數字化轉型已經進入2.0時代。新時代、新形勢下,數字化轉型又有哪些新趨勢?化工企業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轉型路徑?怎樣構建企業的硬核實力?10月18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 IDC中國數字化轉型年度盛典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數字化不再是企業錦上添花的一個工具,而是已經成為了企業核心戰略;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選擇,而是必然,制定贏得未來企業的新競賽策略至關重要。這是來自國際數據公司(IDC)與數字化原生企業、數字化轉型企業的數十位業界大咖在會上表達的共同心聲。 2.0時代企業的核心戰略 在主題演講中,IDC中國區總裁霍錦潔表示:“數字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全球數字經濟2018~2022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6%。到2022年,全球數字化GDP將達到46萬億美元,占經濟總量的46%。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從2019~2021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直接投資將達到5.5萬億美元。數字化轉型2.0時代來臨。” 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認為,數字化轉型2.0具有三大特征:一是轉型速度會越來越快,二是規模會越來越重要,三是創新要求越來越強。因此,在數字化轉型2.0時代,快速實現規模化創新是核心要務。 IDC中國區總裁霍錦潔發表主題演講 鑒于此,企業在制定數字化戰略時,要考慮未來企業的運營模式是怎樣的。霍錦潔建議,應該從5個維度打造未來企業,即未來文化、未來客戶、未來智能、未來運營、未來工作。同時她也提到,無處不在的AI、每個人都是開發者、云與邊緣的融合、重新定義信任、解決方案自動化而即時,是未來企業實現客戶價值的五大利器。 “數字化轉型不能確保百分之百成功,但不實施數字化轉型注定會失敗。深刻理解數字化轉型最新趨勢,制定贏得未來企業新的競賽策略至關重要。”武連峰表示,“數字化轉型領先者和落后者的差距正在拉大。IDC對全球企業的研究顯示,實現了數字化的企業可以保持銷售額年均10%以上的增長,年均利潤實現12%以上的增長,而非數字化的企業則是持平或下降。” IDC提出,數字化轉型正在呈現多種新的趨勢:數字技術在重新定義產業與行業、數字化產品與服務漸成主流、供應鏈與中介重構推動效率倍增、生態重構促進企業創造新價值、人才爭奪與未來工作愈演愈烈。對于如何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武連峰認為有四大關鍵策略,即如何更好地洞察用戶的新需求、如何累計企業的新能力、如何建設整個IT的新架構以及怎么樣打造行業的新生態。 超融合應對多云挑戰 云技術已經成為化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和技術手段,與此同時,云也呈現出分布式的狀態。一家企業可能擁有多種業態、多個數據中心、多個分支機構,而不同的企業都擁有自己的一套架構或體系,公有云、私有云、分布式邊緣云等多云融合將成為一種“新常態”。 如何應對這種復雜的挑戰?來自Nutanix的專家表示,在云時代,傳統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已無法滿足業務的發展速度和對IT的需求。計算、存儲、虛擬化和網絡管理單獨的孤島式架構已跟不上時代步伐,多云混合時代需要高度的IT專業化支持。為此,Nutanix提出了超融合的解決方案。超融合基礎架構具備可靠性、可擴展性、低運維成本等特性,是未來IT基礎架構的發展趨勢,為越來越多亟待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所接受。超融合基礎架構將計算、存儲、網絡和虛擬化融合到一個高效的平臺之中,實現數據中心現代化,幫助企業擺脫傳統的技術孤島,同時解決了傳統IT的復雜性和成本高昂等問題。 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發表演講 作為中國化工行業的一面旗幟,萬華化學過去多年來保持了高速成長,其背后的驅動力除了堅持打造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之外,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不斷探索和實踐新型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也是其保持行業領先優勢的重要支撐。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萬華化學通過與Nutanix的緊密合作,搭建了全新的企業云操作系統,對公司大規模部署新業務以及實現快速增長和靈活性的需求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萬華化學信息中心基礎設施經理紀現清曾表示,Nutanix解決方案具有節省空間、快速部署、線性擴展、管理簡潔高效等特點,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運營管理效率。 未來工作“以人為本” 數字化轉型2.0時代,數字技術在化工企業的應用已經從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擴展到人力資源管理,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社交等技術在用于激發人員積極性、提高員工滿意度和敬業精神以及提高員工數字化能力方面發揮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在10月18日IDC頒發的2019 IDC中國數字化轉型大獎中,拜耳(中國)有限公司因其在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上的實踐榮獲了卓越獎。拜耳將數字化人力資源勝任力作為公司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拜耳實施了中國員工認可計劃,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社交等技術建立了數字化激勵平臺,通過點亮勛章等動態場景,增強了管理層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實時完成員工認可需求,優化完善了員工體驗,在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挖掘員工潛力、推進責任關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拜耳中國整體獎酬總監錢鵬表示,新型的數字化技術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手段,通過數字化技術可以構建未來的人才核心競爭力。拜耳內部已經開始培養員工的數字化勝任力,包括數字化的思維、數字化能力和數字化的體驗。例如,閃耀時刻就是公司利用數字化技術營造員工認可新文化的有益嘗試。通過這個程序,公司內部員工之間可以互贈感謝卡,經理可以給員工點贊、喝彩,隨時隨地對員工進行即時激勵,并可轉化成積分,作為薪酬獎勵的依據。App和電腦端的閃耀時刻上線180天以來,累計用戶達到2200人,總積分達70萬,送出感謝卡6000張,每個用戶每月平均訪問時間達到25分鐘。 在數字化文化方面,拜耳還推出了一個數字化逆向導師的全球項目,讓90后年輕員工與年紀較大高級管理人員一一配對,向他們介紹最流行的數字化新知識和新工具,幫助這些高管逐步樹立數字化的前沿意識,在全球應用效果良好。錢鵬表示:“未來,拜耳將通過靈活多樣的數字化工具逐步構建起一個全面數字化人才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