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 精細化工不僅代表了化學技術的高端,還因原料種類多、反應條件復雜、機理覆蓋面廣、精細化程度高等原因,成為安全管理上的重點難點。要為精細化工反應安全加上“雙保險”,一方面要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優化生產方式;另一方面還應做好更專業、更規范的安全風險評估。這是6月27~28日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在山東高密舉辦的精細化工反應安全技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達成的共識。 會上,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路念明在總結近期精細化工反應安全評估工作時指出,安全風險評估機構是從專業角度為精細化工企業安全生產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提建議、做評估,幫助企業提高本質安全水平。近年來,協會公布的兩批12家精細化工安全風險評估機構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幫助不少企業及時發現重大隱患、改善生產設計、完善風控措施。但行業里也存在一些不規范、不專業的評估機構,所出具的評估報告不能真正幫助企業識別風險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要保障精細化工反應安全,必須嚴格審查評估機構信息,規范評估工作,使評估報告具有專業性和公信力,真正發揮為安全把關的作用。 路念明透露,目前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正在審查第三批精細化工安全風險評估機構信息,名單將于近日發布。下一步,協會將繼續完善評估工作程序和標準并細化《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導則》,通過抽查評估報告、發布不良評估機構信息等方式,遏制評估機構協議轉讓、低價競爭等現象。 在技術裝備方面,山東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張秀文,高密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文琦等人表示,山東精細化工、新材料等領域正快速發展。但產業發展離不開安全保障,政府監管部門和生產企業都需要有先進技術和裝備作支撐,為精細化工反應安全提供創新解決方案,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多位與會代表告訴記者,微通道反應器是目前行業內最有希望提升精細化工反應本質安全水平的前沿技術和裝備之一,但因技術需要化學、熱力學、流體力學、精密機械制造、智能控制等多學科結合,此前相關制造技術多為外國企業掌握,我國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工業化應用較少。 據天津大學-英國阿斯利康過程安全聯合實驗室教授衛宏遠介紹,微通道反應器可以通過把反應通道變得更小,增加比表面積,極大地提高傳熱效率,避免因放大效應和熱量集聚導致的事故。 記者了解到,目前豪邁集團已自主研發出連續流微通道反應器、動態管式反應器等一系列連續流技術及裝備,可以實現“原料這頭進、產物那頭出”的過程自動控制,極大減少了反應過程中人為操作可能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和安全隱患。 來自各地應急管理部門、科研院校、精細化工企業、安全咨詢機構等的近300名代表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