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非鉛零維鈣鈦礦單晶發光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首次合成出一種銻鉍混合的零維非鉛鈣鈦礦單晶,其具有超寬的發光光譜,覆蓋整個可見區。相關研究結果作為熱點文章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Angew. Chem. Int. Ed. )上。
相較于三維的含鉛鈣鈦礦,零維非鉛鈣鈦礦具有穩定性好、無毒等優勢。以往關于零維鈣鈦礦的研究都關注在一元零維鈣鈦礦,雖然其發光量子產率高,但發光光譜相對較窄,無法滿足下一代發光器件對于寬光譜的需求。因此,合成出覆蓋整個可見光的發光材料成為當下研究的前沿。
前期該團隊利用飛秒瞬態吸收光譜技術,研究了鉍摻雜的二維錫鈣鈦礦單晶的發光動力學。研究發現,鉍摻雜會調諧二維錫鈣鈦礦單晶的發光峰位置和譜形。飛秒瞬態吸收光譜揭示了其調諧的機制是由于鉍摻雜引入了非輻射的自缺陷激子,相關結果發表在《能源化學(英文)》(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上。
本工作中,該團隊創新性地合成了銻鉍合金的零維鈣鈦礦(C8NH12)4Bi0.57Sb0.43Br7·H2O。該單晶不僅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而且具有超寬的發光光譜,覆蓋了整個可見區。研究人員利用飛秒瞬態吸收光譜等技術,揭示了其超寬光譜是由于自由激子和自缺陷激子共同作用形成的。該研究為進一步尋找高性能的非鉛鈣鈦礦發光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