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院士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而作為粉體領域的媒體,我們這次有必要攀親戚了,因為王澤山院士研究的以火藥為代表的含能材料正是典型的粉體材料。
![]() 王澤山院士(右)
含能材料的制備過程包括:粉碎、結晶、分散、混合、包覆及微膠囊化等加工工藝,并且對粒狀含能材料的微觀結構、晶型、粒度、潤濕型、流變性都比較關注。因此,粉體技術在含能材料的制備中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于粉體技術在含能材料的應用,我們也可以從德國人泰皮《含能材料》的這部經典著中窺見一斑,該著作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典型的與粉體密切相關的章節有:第2章 粉碎,第6章 混合,第7章 納米粒子,第8章 粒子表征等等。從標題上看,內文中一定有不少關于粉體技術應用的論述。另外,在王澤山院士工作的南京理工大學中,國家特種超細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就設在該校,重點開展以軍民兩用特殊材料的微納米粉體技術為主,并兼顧一般材料的超細化和微納米化技術,同時建立微納米粉體材料相關測試技術平臺,為各行業培養具有科技攻關能力的復合型科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