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6月22日,在2024(第13屆)化工產學研論壇暨化工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推進大會上,化工新質生產力項目簽約儀式舉行。其中,青島科技大學山東化工研究院開發的3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分別與寧波酶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東遠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瑞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約。
作為簽約項目之一,青島科技大學山東化工研究院開發的8-羥基喹啉合成新工藝,針對生產技術高污染、高消耗、高能耗、高碳排放的現狀,創新開發全水相合成、可循環酸套用、聚合物去除技術等,取得了從過程控制到產品及副產品資源化綜合利用的全鏈條關鍵共性技術突破。該工藝在提高節能水平的同時減少廢鹽產生,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和綠色制造。 鄰氨基苯甲酸系列產品新工藝和整合劑合成新工藝項目的簽約金額共計1600萬元。其中1000萬元用于螯合劑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鈉產品全新合成路線的技術轉讓,600萬元用于基于水相合成的鄰氨基苯甲酸系列產品合成新技術。該項目通過創新的疊縮反應模式,實現了產品的一步法合成,避免了傳統工藝中間體分離的繁瑣步驟,可大幅縮短生產流程、降低成本。此外,該研究院還開發了全過程自動化控制技術和設備,解決了傳統工藝人工操作頻繁、穩定性差、自動化水平低等問題。 此外,此次簽約的高端動物生長調節劑項目主要產品為富馬酸亞鐵、甜菜堿磷酸鹽。該項目開發的新工藝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工藝中產品品位低、污染嚴重、自動化程度低,以及傳統甜菜堿系列產品生產過程中無機鹽殘留高、產品應用效果不理想等問題,能夠大幅提升產品質量。 該研究院科研辦主任張立鵬表示,這3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落地實施,可進一步提高當地化工產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充分展現出“青科大模式”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學研合作中的優勢,對于科技領域校企合作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