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4月8日,科技部官網公布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告第100號》,并宣布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其中,“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開發工程關鍵技術與應用初評建議為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新型膜法水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脂肪族異氰酸酯制造核心技術創新及產業化兩項成果初評建議為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根據初評結果,59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通過初評。此外,初評通過的還有1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和3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專用項目。 從初評結果來看,化學、化工組別共有19項成果入圍。 在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項目中,化學組有8項。它們分別為:雙金屬有機試劑的發現與發展、智能納米載體的構筑與腫瘤微環境表界面調控、亞納米尺度材料化學、基于角度調控和協同促進策略的不對稱催化方法學研究、高分子遞藥載體的構筑與功能調控研究、氮化碳光催化、分子壓電體的鐵電化學設計、碳化鉬催化劑上水的低溫活化和制氫過程。 國家自然科學獎化學組初評名單 在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項目中,化工與輕紡組有7項。它們分別為:香蘭素和緩釋香精高效制備及應用關鍵技術、千噸級紡織用海藻纖維產業化成套技術及裝備、高性能儲能電池多尺度性能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離子液體強化反應和分離新過程及產業化應用、氮摻雜炭負載型加氫催化劑創制及應用、靜電氣噴紡亞微米纖維材料宏量制備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聚合物熔體納米纖維綠色高效制造技術及應用。 此外,入圍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石化類成果還有:綠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釋肥創制與應用,復雜難鉆條件下高性能個性化鉆頭研發與應用,陸上寬頻寬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低鉑、高效燃料電池膜電極組件工程化成套制備技術及應用,硅氧烷雜化聚合物功能涂層設計制備新技術及其應用,碳纖維增強高性能濕式摩擦材料關鍵技術及應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化工與輕紡組初評名單 入圍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化工組項目有4項,分別為:新型膜法水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脂肪族異氰酸酯制造核心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氣體凈化膜材料的創制及應用、鋰電前驅體反應結晶新裝備開發及高端正極材料智能制造。 此外,入圍的石化類成果還包括:基于聚烯烴凝聚態結構調控制備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隔膜,基于分子鏈軟硬段精準調控的可降解共聚酯制備關鍵技術及農膜應用,長壽命大型乙烯裂解反應器設計制造與維護技術,“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開發工程關鍵技術與應用,渤海伸展—走滑復合斷裂帶深部油氣勘探理論技術創新與重大發現,聚酯纖維產業鏈綠色與智能制造關鍵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獎化工組項目初評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