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景陽)記者10月7日從內蒙古科技廳獲悉,由中核地質科技有限公司(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科研團隊發現的新礦物鈮包頭礦,獲得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的正式批準。這是我國核地質系統成立近70年來發現的第13個新礦物。
鈮包頭礦發現于內蒙古包頭白云鄂博礦床。該礦床礦物種類豐富,迄今已發現150余種礦物,其中新礦物達16種。鈮包頭礦是在該礦床發現的第17個新礦物,也是發現于20世紀60年代的包頭礦的富鈮類似物。 此次新發現解決了國際礦物學界爭論已久的包頭礦電價平衡問題,也為鈮包頭礦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富鈮特征的鈮包頭礦增加了該礦床鈮礦石礦物的種類,同時也為鈮的富集成礦機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為鈮等戰略性關鍵金屬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方向。 據介紹,鈮是一種銀灰色、質地較軟、延展性較強的稀有金屬,以其為原料生產或衍生的一元及多元合金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金屬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鈮可以明顯改善其抗腐蝕性、延展性、導電性以及耐熱性。該特性使得鈮成為了超導技術、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發展的核心材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