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日前,山東省科技廳等印發了《山東省科技支撐碳達峰工作方案》。
根據《方案》,到2025年,山東省將突破一批綠色低碳發展中“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壯大1000家左右綠色低碳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打造5~8個產業規模大、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完整的綠色技術產業集群;引進3~5個國家級“高精尖缺”創新型人才和團隊,重點培養8~10個重大核心關鍵技術人才團隊。 《方案》將重點任務分解為基礎前沿創新、核心技術創新、創新平臺引領、低碳人才引育、創新企業培育、創新示范推廣、區域創新建設、創新戰略研究、低碳開放合作和全民綠色低碳十大行動,提出若干舉措。 《方案》指出,山東省將進一步加強新型能源科技創新支撐,重點突破氫能制取、儲運及利用、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新型電網“源—網—荷—儲”智慧協調等關鍵核心技術;繼續加快實施“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開展氫能生產利用示范推廣,探索氫能在多種場景下的高效、安全利用新模式,促進完善制氫、儲(運)氫、輸氫、加氫、用氫全產業鏈氫能技術體系。 《方案》要求,山東省要超前部署負排放和綠碳、藍碳增匯技術,加快發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關鍵技術研發,促進化工行業開展CCUS示范,開展油田、天然氣田低成本碳封存技術研發,拓展二氧化碳在工業等領域應用場景。 《方案》對推進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進行了部署:圍繞焦化、輪胎、化肥、氯堿、水泥等“兩高”行業,加快突破減污降碳關鍵技術,基于5G、數字孿生等,實現現有系統智慧化技術升級;研究重點行業低/零碳工業流程再造關鍵技術與裝備,通過發展燃料替代、原料替代、短流程工藝等關鍵技術,實現工業過程源頭—過程—末端全流程綠色低碳轉型。 《方案》強調,山東省將啟動實施低碳零碳技術重大創新工程和“山東省碳達峰碳中和專項”科技示范工程,促進龍頭企業與研究機構合作,推動核心關鍵技術創新突破與應用示范;發布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目錄,推進綠色低碳技術成果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