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精品电影_91看片一区_日日夜夜天天综合

新聞直報員供求信息會員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材料 > 國內新聞 > 正文內容
山東對危廢環境違法行為說“不”
文章來源:中國化工報     更新時間:2020-11-20 15:57:45

 “截至目前,全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470起,確定賠償金額16.19億元,案件數量全國第一,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啟動案件的市縣全覆蓋。”在日前召開的山東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工作座談會上,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崔鳳友如是說。

  山東是工業大省,每年產生危險廢物近千萬噸,利用和處置任務繁重。為此,該省突出源頭控制、安全處置、防范風險3個環節,建立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危險廢物環境監管體系,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

嚴罰重管 成污染防治主題詞

  今年9月實施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簡稱“新固廢法”)明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強化產生者責任,增加排污許可、管理臺賬、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等制度。其中,涉及6類企業,包括產生危廢的企業、經營危廢的企業、產生工業固廢的企業等,而這里面相當一部分是危化品和化工企業。

  產生危廢的企業是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固廢監管的重中之重,在“新固廢法”中涉及到的責任最多,涉及8條紅線:不制定危廢管理計劃最高罰100萬元;不建立危廢管理臺賬最高罰100萬元;將危廢提供或委托給無證者造成嚴重污染環境后果,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擅自傾倒或堆放危廢后果特別嚴重的,最高刑期7年;未按規定填寫轉移聯單最高罰100萬元,擅自轉移危廢要行政拘留;運輸危廢需遵守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規定;不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最高罰100萬元;污染擔責,造成重特大污染環境事故,負責人年收入50%要交罰款。

  以國家法律法規為引領,“嚴罰重管”成為近年來各地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主題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危險廢物源頭管控,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利用處置能力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以醫療廢物、廢酸、廢鉛蓄電池、廢礦物油、鋁灰等危險廢物為重點,會同相關部門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填埋以及無經營許可證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等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依法提起公益訴訟。

聚焦重點 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今年以來,山東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突出標本兼治,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全力打好危險廢物治理攻堅戰。該省經濟和工業大市青島市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打擊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三大主攻方向,重點打擊8類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其中包括: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或跨行政區域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逃避監管,私設暗管或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向河流、河道、水庫等傾倒危險廢物的;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及工作人員明知他人無經營許可證或超出經營許可范圍,向其提供或委托其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排放、傾倒、處置重金屬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等。

  該市還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鼓勵群眾舉報違法犯罪線索。針對違法犯罪線索生態環境部門將進行全面梳理核實,針對發現的環境違法犯罪問題,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

  “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全面排查整治危險廢物環境風險,扎實推進危險廢物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鞠振平表示,以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擔當和作為,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緊扣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的總要求,迎難而上,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各項工作。

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推進企業綠色發展

  今年6月,生態環境部評選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山東章丘非法傾倒危險廢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案件列首位。該案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案件賠償額達到2.4億元,在全國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受到各方的廣泛關注,具有良好的宣傳、教育和警示意義。

  據介紹,此案涉及環境危害較大、修復難度和費用高、責任界定困難、磋商難度大。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綜合運用了磋商和訴訟兩種途徑索賠,成功實現了索賠,并利用賠償款對環境進行了有效修復,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正在由過去的改革試點工作,逐步向常態化、制度化轉變,由一道選做題轉變為一道必做題,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啟動案件的縣市區全覆蓋。”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法規處副處長孫金輝說。

  據了解,去年底中辦、國辦印發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山東省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制訂印發了《山東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將該項工作納入對各市人民政府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考核內容。

  “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是推進這項中央改革任務的關鍵年份,既要完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對全國試行期的工作部署任務,又要著力推動將改革成果提升,為制度常態化運行打好基礎。”崔鳳友表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以“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為基本原則,以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為主要目的,以“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為制度建設目標,是“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嚴密法治觀的具體體現。

  山東省環科院環境咨詢中心經理秦霄鵬認為,該制度的實施和各級監管部門日益嚴格的監管,將警示危化品和化工企業不觸法律紅線、守好環境底線,并強化管理、修煉內功,推進綠色發展。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亭| 武安市| 天峨县| 云林县| 榆树市| 兴仁县| 瑞金市| 扶余县| 互助| 泰兴市| 静海县| 台州市| 潮安县| 山阳县| 闸北区| 綦江县| 万源市| 区。| 丹东市| 大足县| 靖江市| 甘南县| 山阴县| 锡林郭勒盟| 岚皋县| 定结县| 始兴县| 张家界市| 咸阳市| 应城市| 安庆市| 呈贡县| 焦作市| 股票| 玉田县| 绍兴市| 蒙自县| 逊克县| 建始县| 清新县|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