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高質量應急防護新材料研發破題刻不容緩。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攜手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虹集團”)聯合設立盛虹·應急保障與公共安全用纖維材料及制品科研攻關項目專項基金,旨在推動相關學科基礎、關鍵技術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攻關。
專項基金由盛虹集團籌資捐贈,總金額1000萬元,將用于應急保障與公共安全用纖維材料及制品相關的科研攻關項目。重點包括疫情防護與隔離急需的口罩、防護衣等高阻隔功能纖維材料,輕質舒適紡織材料與復合材料、納米與生物醫用纖維材料與制品、智能纖維與智能防護材料與制品;防護用纖維與產品的檢測與評價等。
專項基金設立期間,將重點在三方面發力:一是針對新冠肺炎、SARS、流感等疫情的個體防護與醫療一線專業防護需求,研發阻隔性與舒適性等功能纖維及其制備技術,提升一次、多次及分類場合下可重復使用的防護纖維及制品技術水平;二是為滿足高等級生化防護與生物醫用應用需求,構建面向微納顆粒、氣溶膠與生物病毒的高精度過濾與攔截、高耐污高阻隔生化防護材料、一次性可降解的隔離衣和手術衣及防護服、防護特性與人體健康監測的可穿戴智能紡織產品系列化制備與應用體系;三是針對不同專業防護領域的特征,開展防護用纖維及制品檢測和評價方向相關課題研究。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梅峰介紹,課題研發周期計劃為3-6個月,之后將盡快推動技術產業化,解決行業防護品痛點問題。2021年3月,中心將發布新的課題指南,針對新的應用領域做指引,相信一段時間以后,我國的防護品在抗菌性、抗病毒能力上會有較大提升。
“這次疫情反映出我國防護用纖維材料及制品的短板和不足,迫切需要加快應急保障與公共安全用纖維材料及制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發揮我國先進功能纖維材料為基礎的產業鏈優勢。”紡織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表示,促進纖維材料相關領域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和行業創新中心、生產企業等成果轉化及應用,對完善與提升我國公共安全體系及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