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5月18日,華東理工大學2018年度十大學術進展評選結果揭曉。 這些成果中,既有涵蓋化學、材料、醫藥等多個領域的基礎研究,也有面向化工、生物等產業和農業應用的技術創新。其中,該校藥學院楊弋教授領銜的細胞代謝監測與成像技術,聚焦生物醫學研究迫切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針對細胞內核心代謝物,發展了系列高性能的熒光蛋白探針,為長久以來依賴細胞裂解的傳統生化分析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革新,為癌癥等代謝性疾病的診斷與創新藥物發現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該校生物工程學院許建和教授領銜完成的生物催化劑快速定制改造及高效合成手性化學品關鍵技術,開發的酶-化學偶聯法合成(R)-硫辛酸新工藝比傳統化學合成技術合成步驟減少一半,產品收率成倍提高,環境負荷大幅降低,并在全球率先實現了產業化,助推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該校化工學院趙玲教授領銜開展的典型精細化學品酯化生產過程效能提升技術研究,旨在解決增塑劑與聚酯多元醇這兩類典型的大宗精細化學品工業化生產中缺乏高效的調控手段,過程單耗能耗高、產品品質差等瓶頸問題。該成果進行了不同尺度下的反應與熱/質傳遞行為研究,解決其反應與傳熱傳質高效匹配難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間歇脂化過程效能提升方法和關鍵技術。研發成果工業應用后,近三年累計新增產能25萬噸,新增產值超過50億元、利稅12.2億元,推動了中國塑料助劑、樹脂等精細化學品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