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不僅是國際各大化工企業角逐的領域,更是現代煤化工創新的制高點。陜煤集團榆林化學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項目,是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提出的‘以煤為基、能材并進、技融雙驅、蛻變轉型’發展戰略的具體實踐,是探索邁入新材料產業的戰略性工程,是實現‘百年老店’目標的重大創新舉措。”陜煤集團榆林化學公司執行董事宋世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7年12月,陜煤集團榆林化學公司成立,主要承擔陜煤集團“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項目”的規劃、建設和運營等任務。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2平方千米,計劃投資1022億元,共包括27個工藝裝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涉及1500萬噸/年煤炭中低溫熱解、560萬噸/年甲醇、180萬噸/年乙二醇、200萬噸/年MTO項目,以及下游產品生產。 “目前我國精細化工產品制造水平不高,需要大量進口,每年的進口額達數千億美元。借助榆林地區能源資源優勢和陜煤集團煤炭綜合利用優勢,在榆林發展煤基新材料恰逢其時。”宋世杰告訴記者,這也是陜煤集團作為省屬特大型企業,為陜西省聚集優勢產業,助力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而精心謀劃的煤基新材料項目。 據宋世杰介紹,早在2013年,陜煤集團就開始了以現代煤化工技術生產煤基新材料的系統研究,并對煤基化工和石油基化工進行全球成本分析對比,結合陜西的現有產業優勢,最終確定了如下思路:發展煤基新材料,聚焦紡織、汽車材料及建筑裝飾材料三大領域,致力于打造完整產業鏈條,從而帶動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在這三大領域形成全球競爭優勢。 如何搶占新材料創新發展的制高點?如何在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立起全球競爭優勢?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主要從四方面著手。 一是獨特的產品方案。陜煤的選擇是:打通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瓶頸,從而實現了煤化工與石油化工的融合,由常規的大宗原料向材料進一步轉化;“基礎+高端”,實現大宗原料和高端材料的兼顧。所謂“基礎”,主要是充分發揮煤炭資源成本優勢,為下游提供低成本大宗基礎原材料,吸引下游產業聚集;所謂“高端”,主要是以市場為先導,引進先進技術,適度延伸產業鏈,有選擇性地進入高端精細化工產品生產領域。 二是先進可靠的技術路線。陜煤集團一直堅持煤炭分質利用技術的自主研發,多條技術路線工業化裝置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同時也建設了多套工業化示范裝置,技術成熟性、經濟性得到驗證。上述新材料項目就應用了陜煤集團自主研發的粉煤熱解技術和懸浮床加氫技術,與他人合作開發的先進粉煤氣化技術,同時還引進了國際國內多條先進工藝路線,用先進可靠的技術保障工程順利建設。 三是創新的商業模式。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以開放和包容的理念構建新型合作關系,以互利共贏的態度開展合作。其項目引進了民營和外資等各類資本,在技術、管理、市場、投資等各個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發揮各家之長,共同解決發展中的瓶頸問題,提升產業發展活力,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該項目目前已經吸引了一大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參與建設,其中包括多家世界500強企業。 四是全面建設數字化和智能化工廠,探索精細化工產品智能制造。在設計之初,公司就全面引入數字化交付,并專門設立“數據與智造中心”,目標瞄準AI,旨在把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制造統一起來,從公司戰略層面推動智能工廠建設。 “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項目是目前在建的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項目。我們的愿景是打造世界一流化學工業公司,為客戶提供高品質化學品和優質服務。”宋世杰告訴記者,榆林化學公司希望通過項目建設,逐步完善和優化中國的煤化工行業標準,為中國的煤化工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