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純堿市場預計將繼續受到中國供應充足的拖累,后市仍不樂觀。7月,重質純堿的報價降至240美元/噸(FOB,中國),而輕質純堿的報價為230~235美元/噸,比6月份發貨的價格下降了約20美元/噸。雖然亞洲純堿價格已跌至2018年2、3月以來的最低點,但市場人氣仍然低迷,流動性依然疲弱。
在裝置停工檢修工作完成后,中國的純堿產量不斷上升。唐山三友化工的330萬噸/年純堿工廠本月將提高開工率,達到滿負荷生產。此前,由于檢修工作,該廠連續兩個月減產。另外,山東海化將在7月份提高產量。連云港堿業股份有限公司130萬噸/年純堿工廠將于今年9月滿負荷生產。自5月23日以來,該工廠的一條生產線一直在進行停工檢修。目前該工廠的開工率水平為70%.
在需求方面,受三季度下游工廠停工檢修的影響,亞洲來自下游玻璃行業的重質純堿需求疲弱。在東南亞,買家們仍然滿足于遠洋重質純堿的合約供應,三季度交貨價約為255~260美元/噸(CFR,東南亞)。與此同時,依賴出口的韓國經濟數據疲弱,打壓了市場人氣。先前以250~255美元/噸(CFR,韓國)的低價預訂的土耳其產純堿抵達韓國,進一步促使韓國純堿進口商謹慎預訂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這樣的需求情況對比供應情況,亞洲純堿市場壓力劇增。
數據顯示,在截至7月3日的一周內,東北亞市場重質純堿價格為250~260美元/噸(CFR,東北亞),環比下降5美元;東南亞市場重質純堿價格為255~260美元/噸(CFR,東南亞),相對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