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因受濕法磷酸沖擊較大,熱法磷酸市場一直呈現弱勢下行趨勢,但2017年市場價格卻達歷史新高,不過仔細回想又發現每次漲跌的最主要原因都是原料價格的變動,終端需求未有明顯增加。 回顧17年熱法酸價格,基本呈現“N”字走勢(下文所述磷酸均為熱法磷酸)。1-2月份磷酸價格保持前期微高狀態,行情較為穩定。從3月中旬開始,原料黃磷價格大幅上漲,且因為環保檢查的原因,黃磷場內裝置開工率不斷走低,場內貨緊價揚的狀態一直持續到4月下旬,在此利好支撐下,國內酸企普遍報價跟漲,華東地區85%工業級磷酸一度上漲至5300元/噸。 但隨著5月上旬原料裝置開工逐漸恢復正常,加之電價成本降低,黃磷的高端報價也開始大幅回落,受此影響,磷酸價格也隨之開啟斷崖式下跌,下行通道一直至7月中旬才關閉,價格回至年初的4600元/噸左右。 直至進入7月下旬,原料黃磷價格持續上行對磷酸市場成本支撐利好,磷酸企業報價跟漲,尤其是臨近原料產區的磷酸廠家價格調整較為頻繁,部分地區下游市場存買漲不買跌心態,場內購銷積極性稍有好轉。接下來的8-10月環保檢查較為嚴格,磷酸裝置開工也受到影星,價格受供應跟原料影響繼續上行。到了11月份,黃磷價格繼續上漲,但價格過高給酸企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加之濕法酸沖擊市場,此時場內新單成交情況欠佳,尤其是西南主產區及廣西出口廠家,銷售壓力頗大。12月份黃磷價格下跌,成本壓力稍減,但此時臨近年底,場內購銷積極性依舊一般,且業者多持買漲不買跌心理,市場仍維持弱勢走勢。 時間匆匆而逝,轉眼間2018年一月份即將結束,農歷春節也即將到來,從今年年初磷酸市場行情來看,熱法酸企市場需求依舊不太樂觀。熱法磷酸相比于濕法酸,工藝成熟、產品純度高,易經進一步提純凈化生產高純級產品;而濕法磷酸比熱法酸更加環保,且低耗能、低成本、能夠利用中低品位磷礦,兩種生產工藝雖互相影響,但均有其不可替代性。而下游磷酸鹽行情不景氣,使得整體需求量呈逐年遞減趨勢,磷酸產能過剩矛盾仍是磷酸廠家需要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利空因素籠罩下,酸市反彈難度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