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對氧化鐵行業是一次重大考驗。不過,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業逐步復產復工,國外下游用戶率先啟動走貨,氧化鐵行業基本面開始向好。”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氧化鐵行業分會秘書長林治華在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產量有所下降 林治華介紹說,受疫情影響,一二月份的氧化鐵總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50%左右。二季度后企業生產經營會有所好轉,但要回歸正常至少在5月份以后。整體來看,今年有可能出現繼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第二次氧化鐵產量同比下降。 林治華指出,前期氧化鐵上下游產業無法正常銜接,包括生產、運輸等多個方面。疫情期間,公路運輸限行,原料供應不能保障,企業產品外運受阻,下游復工企業有限,氧化鐵企業庫存高企。此外,運輸價格翻番,加之財務成本增加,企業資金鏈經受考驗。 江蘇宇星集團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陳濤表示,當前最大的困難就是疫情使已經到期的合同無法正常履行,進而影響到整個產業的良性循環,尤其是貿易企業會出現客戶流失、資金鏈斷裂等不利后果。 “目前公司復工后還是無法保障開足馬力生產。由于上游開工不足,下游需求有限,我們只能主動縮小生產規模,盡量維持運營。”陳濤介紹說。 后期基本面向好 林治華表示,盡管疫情給國內氧化鐵行業帶來重大考驗,但后期基本面會逐步向好。 “氧化鐵消費是全球性的,我國氧化鐵性價比優勢明顯,盡管國際疫情日益嚴峻,但外貿出貨走單正常,業內預測二季度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但總體國際市場對中國氧化鐵的需求量還會越來越高。從國內看,前期生產和運輸情況都不理想,氧化鐵下游需求受限,但疫情過后終端需求會集中啟動,從而給氧化鐵市場帶來支撐。“林治華分析說。 陳濤表示,隨著全國疫情防控成效顯現,各地企業逐步開始復工復產復市,原料供給和物流運輸方面的影響也大為緩和,生產型企業基本能得到保障。同時,從3月份開始市場交易也將趨于正常,因疫情滯后、萎縮的訂單將會從二季度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恢復和增長。 陳濤同時指出,疫情過后氧化鐵行業內部競爭在短期內會加劇,甚至一度會出現惡性競爭的格局,行業將加速優勝劣汰,真正實現勝者為王。 國內價格走高 對氧化鐵市場走勢業內人士普遍持樂觀態度,預計后期整體氧化鐵價格較疫情前會有小幅上揚,這主要基于幾個方面判斷:一是原料、運費價格上漲拉動氧化鐵成本提高;二是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涂料等企業復工復產有序展開,下游企業開工率提升,有望帶動氧化鐵需求逐步增加,拉動價格上漲。 從國家宏觀經濟來看,盡管受疫情影響,我國經濟受到一定沖擊,但在各項利好政策措施落實下,加之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望給氧化鐵市場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是氧化鐵生產與出口大國,年出口貿易量占全球用量的40%,核心原因在于中國氧化鐵在價格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如果中國氧化鐵企業沒有在技術上形成新的突破,國際貿易量增長也將緩慢。從近期來看,受國外疫情蔓延影響,國際氧化鐵市場價格可能會低位震蕩。”陳濤分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