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歲首,乍暖還寒。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由武漢迅速向全國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危難時刻,石油和化工企業毫不猶豫,奮起抗擊疫情,與祖國同在,自覺踐行社會責任。 疫情發生后,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石油和化工行業各級黨組織迅速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立即投入到這場與病毒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中,為行業贏得了全社會的廣泛贊譽。 危難之時顯作用。或許平時社會公眾對化工行業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誤解,但當疫情到來時,防控和消滅病毒疫情需要的一大批化工產品,成為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攻堅戰的關鍵物資。無論是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醫院及所有場所的防菌消毒、醫用防護服和口罩材料、護目鏡和面罩,還是輸液和注射用品、藥品包裝、醫用活動板房材料等,都離不開化工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強力支撐。 疫情發生后,生產這些產品的相關化企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奮不顧身,投身到這場特殊戰役中。疫情發生后,身處主要役區的湖北各化工企業,不顧安危率先行動,圍繞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全力組織生產,及時將產品投放到抗擊疫情第一線。全國各地化工企業滿負荷生產聚丙烯、高熔指無紡布專用材料,滿足防護口罩生產需求;按照疫情需要和當地政府要求,千方百計生產抗擊疫情所需的各類消殺產品,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 危難之時見真情。疫情發生后,廣大化企主動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之中。面對疫情,石化央企挺身而出,為疫區慷慨解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團等均向疫區捐出巨額資金,幫助疫區度過難關。生產口罩等醫衛用料的化企在多產、快供、保一線的同時,堅持產品一律不漲價,極大緩解了疫區和全國醫療防護用品原料供應的緊張狀況,為疫情防控發揮了積極作用。疫情面前,民營化企也投身其中,新奧旗下的來康集團晝夜不停地調集多方資源,籌措大量醫用口罩、手套分批運往湖北武漢、黃岡、鐘祥等地醫院。恒力集團、傳化集團、濱化集團等企業在捐贈大額現金與疫情防控物資的同時,連夜緊急生產、調配消毒劑產品發車馳援疫區。疫情面前,外資及合資企業也主動伸出援手,賽科公司滿負荷加班生產醫護用品原料,3M公司開動全部產能生產醫用口罩、漢高公司生產的金屬表面處理劑用于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 危難之時勇擔當。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化工人的身影。當下,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成為行業最重要的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化工人所展現出的使命和擔當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面對激增的醫療防護物品需求,不少生產企業放棄春節假期,加班加點組織生產,為疫情防控提供物資支撐。有些企業業務并不涉及醫療物資生產,也不涉及設施建設和運輸保障,同樣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援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通過多種渠道為武漢等湖北重點疫區捐款捐物。面對疫情,眾多化企或前往疫情防控一線運送物資,充當志愿者;或在企業加班加點,忘我生產,上演了“最美逆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全行業眾志成城,同舟共濟。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石油和化工行業將與全國各行各業一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匯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