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連日來,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進入關鍵時期,農藥使用量也達到了高峰時期,但在田頭地尾、岸邊溝塘,往日隨處可見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袋、瓶)現在不見了,這是銅山區房村鎮在黨史學習中深入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不斷優化和保護鄉村生態環境帶來的顯著變化。 房村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夏季以種玉米、水稻為主。以往,每到夏季大量農藥包裝廢棄物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溝塘河邊,會對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農產品等造成直接污染。2021年4月,房村鎮黨委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為民辦實事相結合,向村民下發“我為群眾辦實事”征求意見表,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及時落實,逐項解決。就是通過這樣一張小表格,鎮里了解到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問題后,召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題會議,聽取了他們的建議,迅速啟動整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 高度重視,強化領導。房村鎮成立由鎮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同志任副組長,相關部門為組員的房村鎮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與各村簽訂責任狀,形成鎮、村網格化整治責任體系。各村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加大宣傳,營造氛圍。鎮、村通過微信、簡報、入戶、標語、橫幅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農藥包裝廢棄物定點集中回收的目的意義;在中小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下發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倡議書、家長承諾書,讓全鎮群眾充分認識到亂丟棄農藥包裝物的危害性和無害化處置的重要性,積極參與農藥包裝廢棄包裝物回收工作,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加強管控,落實機制。房村鎮以各行政村為主體設一個回收點,在全鎮設立一處回收中心,散戶將農藥包裝廢棄物交給村級收集點,村里轉交給鎮回收中心,再進行回收處置的良性循環。房村鎮召集相關部門、部分村支部書記及群眾代表等召開協商議事會,議定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價格,按照每個廢棄大藥瓶(藥袋)1角錢、小藥瓶(藥袋)5分錢價格進行回收;建立由鎮紀委、農技、財政、環衛所、保潔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的督查機制,制定考核細則,明確獎懲標準,確保全鎮范圍內農藥包裝廢棄物撿拾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方位無死角。 綠色防控,減少污染。房村鎮由鎮農技服務中心牽頭,大力推廣農業綠色防控技術,引導群眾采取抗病品種、色板、燈誘等物理防治措施,努力提高專業化防控技術和水平,確保從源頭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切實降低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產生。 “通過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宣傳工作,農藥包裝廢棄物從以前‘隨手扔’到現在‘有人撿、有人收’,逐步培養群眾自覺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的良好習慣,進而推動回收工作全面展開,確保農業發展安全、農村環境美麗。”鎮人大主席、分管農業負責人王永說。(文 劉士偉 王兆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