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精品电影_91看片一区_日日夜夜天天综合

新聞直報員供求信息會員
當前位置 > 首頁 > 農藥 > 行業動態 > 正文內容
農藥《告訴你一些農藥使用常識》《嚴防果樹疫腐病大面積爆發》
文章來源:網易     更新時間:2021-06-29 14:19:07

 (一)農藥使用誤區

  1、追求速效性。很多菜農在選擇農藥時,總是喜歡選擇速效性的,原因是速效性的農藥使用后很快便表現出效果。盡管有些農約效果不錯,但由于效果表現慢,在后期效果才好,而不為菜農所認同。使用殺蟲農藥時追求速效性,希望噴藥后立即殺死害蟲。但某些生物農藥如Bt或阿維菌素殺蟲劑等,由于只是殺死蟲卵或抑制昆蟲蛻皮或見效慢等,不易表現出效果,往往不被菜農所認同。菜農追求速效性最嚴重的后果是,某些地方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現象仍然存在,生產出的產品農藥殘留量超標。

  2、盲目追新求異。目前市場上的農藥種類較多,其中還有一部分“三正”不全的農藥。有的菜農喜歡用較新的農藥。固然新農藥的使用可避免某些病蟲害出現抗藥性,但因為目前很多農藥以混配劑為主,使用時會使用量加大,而出現藥害。同時某些農藥產品還未推廣,對其效果了解不多,也容易出現問題。

  3、過于相依某些農藥的功效。很多農藥的說明中都有適用范圍,在購買農藥時,只要是標注作用多的,便會買來使用。如有的農藥標明可治真菌、細菌、病毒等多種病害,便會被當作是好農藥而購買。

  4、過量施用。不少菜農過量施用農藥,使用農約時用量是常用藥量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常造成藥害。

  5、不能對癥下藥。這是目前蔬菜生產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很多菜農由于缺乏必要的植保知識,出現病狀后不能正確診斷,而是盲目用藥。特別是當蔬菜缺乏某種營養時,錯誤地施用另一種肥料,不僅不能治療病害,反而有可能加重病害。

  6、多種藥劑混合使用。目前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不少菜農用幾種殺菌劑與微肥、殺蟲劑、殺病毒劑等5—8種混用,不僅影響藥效,甚至會產生藥害,影響作物生長。

  (二)農藥的稀釋方法

  l、ppm濃度及其換算

  ppm就是百方分率或百方分之幾,在農藥應用中以往常用于表示噴灑液的濃度,即一百方份噴灑液中含農藥有效成分的份數。現根據國際規定百方分率已不再使用ppm來表示,而統一用微克/毫升、或毫升/升、或克/立方米來表示。

  百方分率與百分率之間的換算公式為:百方分率=百分率×10000

  1ppm甲就是稀釋1000000倍;50ppm就是1000000除以50即20000倍,一桶水中加入0.75克農藥;500ppm就是2000倍,一桶水中加入7.5克農藥。

  2、農藥稀釋配制

  首先要把各種濃度表示方法換算成倍數。如ppm濃度、克/公傾或克/畝、百分比濃度等。然后還要注意二次稀釋的問題,如甲基托布少克、九二0(先用酒精稀釋,再兌水)

  克/公傾或克/畝 一般每畝三桶水,如45克/畝就是45公斤水中含有45克農藥,即稀釋1000倍,每桶水中加15克藥;

  百分比濃度 如0.5%溶液即15000÷(15000×0.5%)=200倍,每桶水中加75克農藥,如此類推。

  3、農藥混合使用的些優點

  (1)防治農作物上同時發生的幾種蟲害、病害、草害,或者病、蟲、草都能兼治。

  (2)對已經產生抗藥性的害蟲可以獲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對還沒有產生抗性的害蟲,又可起到防止或延緩的作用。

  (3)有些殺蟲劑和殺菌劑的混合可以改進藥劑的性能,提高藥劑的防治效果。

  (4)可以延長藥劑的殘效期(即對有害生物的持續作用時間)。

  (5)可以取長補短,發揮藥劑特長

  (6)可以節省藥劑用量,降低防治成本,一般可降低用藥量20%—30%。

  4、農藥混合使用應注意的問題

  (1)要明確農藥混合使用的目的,不能瞎混用。

  (2)農藥混合后不應發生不良的化學和物理變化,且要現混現用,不能放置時間過久。石硫合劑、松脂合劑呈堿性,不能與其它大部分農藥混用。

  (3)混合后的混合藥液(藥粉),對作物不應出現藥害現象,如出現藥害,就不能相互混合使用。

  (4)藥劑混合后,應該是提高了混合藥液的藥效,至少不應降低藥效,也就是說,混配后要增效。

  (5)藥劑混合后,其混合液的急性毒性一般不能高于各自原來的毒性,也就是說不能增毒。

  (三)最佳施藥時期

  適時用藥是含理用藥的關鍵。可根據害蟲特點、氣溫條件等選擇最佳時機用藥。

  1、根據害蟲各生育期的不同特點適時用藥。蔬菜害蟲隨著蟲齡的增長,其抗藥性也一次次增強。殺蟲劑農藥的最佳用藥期應在幼蟲期3齡前,即剛孵化后不久;對于鉆蛀性害蟲,如棉鈴蟲、食心蟲、斑潛蠅、 蔥薊馬等害蟲,用藥適期應在孵化高峰期;成蟲期可采用性誘劑誘殺,效果明顯。

  2、根據不同氣候選擇最佳用藥時期。許多農藥的防效與溫度高低有密切關系,如敵百蟲、樂果、辛硫磷等,其防治效果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增高而提高,此類農藥在溫度較高時用藥。擬除蟲菊脂類殺蟲劑如功夫、溴氟菊脂、聯苯菊脂等,在溫度較低時防效較好,所以,此類農藥應在早晨和傍晚用藥。具有內吸輸導功能的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和生長調節劑,在田間光照較弱、溫度較低、空氣相對濕度開始升高時,藥劑揮發少,大部分可被植物吸收,防效較好,所以,此類藥劑應在下午或傍晚使用。微生物殺蟲劑對光照、濕度敏感,應選擇霧天或露水較多時用藥較好。

  3、根據蔬菜病害不同的侵染危害特點選擇殺菌劑最佳用藥時期。應在病害危害最重、產量損失較重之前進行用藥防治。在施用保護性殺菌劑時,應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打藥。

  4、根據用藥后栽培管理的效果選擇最佳時間。在冬季溫室生產中用藥時,為了保持溫室的溫度和降低空氣濕度,應在睛天上午或中午用藥,便于放風、排濕。露地栽培,避兔在降雨前用藥,防止雨水沖淡藥液。

  正確施藥是指施藥方法。目前我國生產或從國外引進的殺蟲劑主要以乳油為主;殺菌劑和除草劑以可濕性粉劑為主。所以,我國目前施藥方式噴霧為主,其次是拌種、噴粉、撒粉、撒毒土等。

  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施用方法。(1)防治地下害蟲。防治地下害蟲可用拌種、毒餌、毒土、灌根、土壤處埋等方法。(2)防止種子帶菌。可用藥劑處理種子、溫湯浸種等。(3)在保護地生產中用藥。目前常用的施藥方法為噴霧和點燃煙霧劑。

  

  《嚴防果樹疫腐病大面積爆發》

  植保網

  最近有很多蘋果種植戶反應,蘋果疫腐病在果園里大面積爆發,今天本文來科普一下!

  01/蘋果疫腐病怎樣判斷?

  【1】蘋果疫腐病的危害部位有哪些?

  

  蘋果疫腐病主要為害果實、根頸及葉片。果實受害后果面產生不規則形,深淺不勻的暗紅色病斑,邊緣不清晰似水漬狀。有時病斑部分與果肉分離,表面呈白臘狀。葉片受害產生不規則的灰褐色或暗褐色病斑,水漬狀,多從葉邊緣或中部發生,潮濕時病斑迅速擴展使全葉腐爛。

  【2】蘋果葉部疫腐病的區分判斷?

  

  蘋果疫腐病在樹冠靠近地面部位發病嚴重,葉片感染病后表現為不規則的灰褐色或暗褐色病斑,水漬狀,發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無明顯邊緣,病斑多從葉邊緣或中部發生,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展使全葉腐爛。因為疫腐病和早期落葉類病害(褐斑病、斑點落葉、圓斑病)及炭疽葉枯病的防治有所不同,做出正確的區分判斷最為關鍵,避免認錯病導致的用錯藥而做出無效防治。

  

  蘋果褐斑病病斑具有明顯的放射狀和明顯的邊緣界限;炭疽菌葉枯病葉片感病后落葉嚴重、落葉迅速,早熟果感病,富士不感病;蘋果疫腐病果實、葉片同時感病,富士感病,下部葉表現明顯,葉片感病狀態區分如上圖。

  02/蘋果葉部疫腐病發病規律和條件有哪些?

  

  【1】由于疫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以雨水飛濺為主要傳播方式浸染,因此果樹提干低、枝葉靠近地面的果樹易發病,同時果園地表沒有草被覆蓋的果園更易發病;

  【2】蘋果疫腐病為一種土傳病害,喜好潮濕環境,隨雨水傳播,降雨或澆水會傳播蔓延,整個生育期均可染病,6~8月發病最多,每次降雨后,都會出現侵染和發病小高峰。因此,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發病早且重,高溫、多雨天氣則會引起病害流行。

  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高溫高濕,持續降雨。

  二是果樹老齡化,過去定干低,下層主枝果實多接近地面;

  三是因為多年來蘋果疫腐病少有發生,土壤帶菌量逐年累積,又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為大發生提供了菌源;

  四是把蘋果疫腐病誤診為炭疽菌葉枯病或褐斑病,錯過了防治關鍵期。

  

  

  疫腐病的危害

  蘋果疫腐病主要為害果實、樹的根頸部及葉片。果實受害后,果面產生不規則,邊緣不清晰的褐斑,漸及全果,呈不均勻紅褐色。部分果皮與果肉分離,外觀似白蠟狀,果肉及心皮部變褐,病果不變形具彈性,極易脫落,最后失水成僵果。多年生枝條病果多,病果裂口或傷口處有白色菌絲體。如根頸受害時,皮層變褐腐爛,地上部發芽遲緩,葉小色黃,最后枯萎,引起死株。葉片受害產生不規則的灰褐色或暗褐色病斑,水漬狀,多從葉邊緣或中部發生,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展使全葉腐爛。

  

  

  該病的病原稱惡疫霉,屬卵菌的疫腐菌屬,無性階段產生游動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階段形成卵孢子。病菌發育適溫度25℃,最高32℃,最低2℃,游動孢子囊發芽溫度5~15℃,10℃最適。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通過幾天的調查發現,蘋果疫腐病發生呈嚴重趨勢,該病突發性強,傳播迅速,危害嚴重,防治難度大,應高度重視,加強監控,盡早防治。蘋果疫腐病為一種土傳病害,喜好潮濕環境,隨雨水傳播,降雨或澆水會傳播蔓延,果實在整個生育期均可染病,6~8月發病最多,每次降雨后,都會出現侵染和發病小高峰。因此,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發病早且重,高溫、多雨天氣則會引起病害流行。田間表現具有爆發性,雨后感病1~2天會蔓延整個葉片,2~3天下部葉片多數感病。尤以距地面1m的樹冠下部及近地面果實先發病,且病果率高。

  

  病果的后期癥狀

  據2015年在三處果園觀察,距地面60cm以下葉片發病率達65%,嚴重的高達100%,病果率達25%;60cm~1m葉片發病率達45%,病果率達15%;1m~1.5m葉片發病率達15%,病果率達5%。病果接近地面感病重,向上逐漸減輕,1.6m以上很少感病。通風條件好的嶺地發病輕或不發病。地勢低洼,管理粗放,雜草叢生,枝條稠密,樹冠下垂枝多、局部潮濕時發病重,病葉迅速擴展,甚至全葉腐爛。根頸發病多為傷口浸染,減少傷口,減少積水,清潔地面有利防病。

  該病與炭疽葉枯病的區別

  蘋果炭疽菌葉枯病葉感病后落葉嚴重,果實感病輕;蘋果疫腐病果實、葉片同時感病。炭疽菌葉枯病感病后全株落葉,而蘋果疫腐病僅下部落葉。炭疽菌葉枯病富士不感病,而蘋果疫腐病富士感病,下部葉表現明顯。炭疽菌葉枯病發生時,喬納金全株落葉,而感染蘋果疫腐病時僅下部落葉。

  蘋果疫腐病

  

  

  炭疽葉枯病

  防治措施

  1.徹底清除病殘體。疫腐菌在病殘體的土壤中越冬,所以徹底清除病殘體,及時清除落地病葉、果實,隨時摘除樹上的病果、病葉集中深埋,是一項重要措施。

  2.由于疫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以雨水飛濺為主要傳播方式接種浸染,所以果實地面蓋草或覆膜等方法,防止雨水飛濺可避免侵染減輕為害。

  3.加強土肥水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秋施基肥時,應加大菌肥、有機肥用量,達到每生產1kg蘋果施入2kg菌肥、有機肥。生長期葉面噴肥不少于五次,前期以氮、磷、鉀、鋅、硼、鈣為主,中后期以磷鉀肥、中微量元素肥為主,提高葉片光合效能。

  4.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排除積水,降低濕度;適當抬高主枝高度,提高結果部位,減少枝條密度,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可有力地控制病害。另外澆水時發病地塊的水禁止流入未發病地塊,防止串灌水引發浸染。

  5.土壤消毒,發病嚴重的果園翌年春季結合澆水每畝用1kg克菌丹+1kg硫酸銅鈣兌細土撒施地表,鐵耙淺摟后澆水,消滅越冬菌源。

  6.化學防治:蘋果疫腐病的防治應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則,在5~6月病害大發生前,可在地面噴施100倍液硫酸銅或硫酸銅鈣,以噴濕地面為準;在蘋果落花后至套袋前噴藥防治,重點是1.5m以下高度的果實,可使用50%烯酰嗎啉2500~3000倍液,或69%烯酰錳鋅72%甲霜錳鋅,間隔7~10天再噴1次。第一次噴藥防治時除樹上全面噴藥外,地面也均勻噴藥,減少土壤殘菌。蘋果套袋后噴灑85%甲霜靈或波爾霜脲氰800倍液。當侵害樹體根頸處時,使用100倍液硫酸銅或硫酸銅鈣澆灌。

  來源:綜合北京綠色農華種植服務中心,滿樹紅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河县| 高平市| 绥棱县| 神木县| 朝阳区| 枞阳县| 玉溪市| 绥芬河市| 青浦区| 安溪县| 清徐县| 股票| 区。| 达日县| 于田县| 株洲县| 万年县| 正宁县| 分宜县| 平邑县| 独山县| 西乡县| 乌拉特后旗| 大丰市| 桐庐县| 马龙县| 靖边县| 澄江县| 余干县| 运城市| 保靖县| 普定县| 汶上县| 雅江县| 从江县| 故城县| 兴城市| 舒城县| 翁源县| 花莲县|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