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 近日,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起草了大連市地方標準《輕型直升機防治松材線蟲病媒介昆蟲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并同時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該標準主要對飛防作業設計、作業準備、飛行作業、飛行監控、防治效果檢查等內容做了相關說明與規定。 ![]() 圖源:大連市自然資源局 松材線蟲病,又稱松樹萎蔫病,是一種森林病害,普遍認可的主要病原物為松材線蟲,為傘滑刃屬植物寄生線蟲,其通過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蟲傳播于松樹體內,從而引發松樹蟲害。 2016年10月,在大連市沙河口區大頂山發現松材線蟲病,是遼寧省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疫情,直接影響到大連100多萬畝松林植被。 大連市進行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采用輕型直升機在林間噴灑農藥和生物制劑。據悉,大連從2017年至2020年已經連續4年進行了飛防。綠會志愿者觀察到,飛防作業雖然在松材線蟲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程度破壞,同時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例如,1)飛防區域內的螳螂、螞蟻、蟋蟀等昆蟲數量銳減;2)以昆蟲為食的鳥類數量減少;3)飛防時間正值盛夏,居民緊關門窗,且不能戶外活動,影響居民生活,部分居民還有輕微身體不適;4)大連地處丘陵地帶,主城區群山環繞,居民樓部分為劈山建成,離飛防作業區很近,飛機在噴灑農藥時容易“殃及“附近居民。 ![]() 圖源/志愿者提供 除此之外,此次起草的《輕型直升機防治松材線蟲病媒介昆蟲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中對藥劑做了如下要求:“ 選取對林業、作物、天敵及其他生物和生態環境安全的藥劑產品,選擇的藥品應已取得登記,或經過權威機構認可,三證齊全,且在有效期內。符合GB/T 8321、GB 20813和NY/T 1276的規定。采取藥劑輪換或者交替使用等方式開展防治”。同時提到“我國林業目前主要使用2%-3%噻蟲啉微膠囊懸浮劑”。 ![]() 圖源:《輕型直升機防治松材線蟲病媒介昆蟲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 據悉,大連在往年飛防作業時使用的藥物主要是噻蟲啉。噻蟲啉是一種新型氯代煙堿類殺蟲劑。它的作用機理與其他新煙堿類農藥類似,是通過刺激煙堿乙酰膽堿受體,從而破壞昆蟲的神經系統。噻蟲啉殺蟲范圍較廣,一般用來控制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蟲,如蚜蟲、飛虱、薊馬等,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蔬菜、果樹、棉花及水稻、小麥等作物的防治。據志愿者來信稱,大連為了防治城市森林病蟲害,已連續四年在城區內進行多次農藥空投,引起諸多居民的恐慌與不滿。 ![]() 圖源/志愿者提供 居民的恐慌并不是毫無根據,噻蟲啉由于其潛在的生殖毒性和致癌風險,自2018年9月1號起,在法國等歐盟國家陸續被禁用,且歐盟委員會已宣布禁止噻蟲啉的任何室外使用,并于2020年1月31日起不再批準噻蟲啉的使用登記,相關產品也將退出歐盟市場。其次,噻蟲啉對其他昆蟲也有廣泛殺傷力。除了森林病蟲外,相關區域內的山林地面中其余昆蟲的數量也減少,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了破壞。 ![]() 圖源/志愿者提供 森林蟲害問題應該得到妥善地解決,但飛防安全距離、風向等要素,有無充分考慮?對飛防引發的昆蟲及生物多樣性損害,是否應該進行長期監測?并及時對外公開,以及采用多種更積極措施,慎重解答老百姓的疑慮?綠會研究室希望此事能引起相關部門充分重視,考慮采用更穩妥的生物防治法,來綜合治理森林病蟲害,比如以蟲治蟲、以鳥治蟲的方式,或者退而求其次,用精準識別病蟲害范圍、擇株擇片科學精準用藥的方式,以減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損害,亦不失為一種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