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的應用安全性至關重要,農業生產中經常發生藥害問題,出現藥害的原因較復雜,除了藥劑本身的安全性外,許多都是使用不當引起的,如濃度過高、花期施藥等均能形成藥害。因此,科學使用農藥至關重要。 選用正確的農藥品種,掌握適宜的濃度和防治時間,提高防治效果。不同作物對不同農藥敏感度有差異,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出現藥害。選用防治藥劑后,還要根據作物的生長期和病蟲害發生程度,掌握最佳防治時期,并嚴格按照農藥包裝上的使用濃度進行科學配置。 科學使用農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在做好人工、生物、物理防治的基礎上,實施化學藥劑防治。開展化學防治,把握好用藥時間段,絕大多數病蟲害在發病初期,危害輕,防治效果好。而大面積暴發后,即使多次用藥,損失也難以挽回。因此,要堅持預防和綜合防治,盡可能減少農藥使用量和次數,以減輕對環境及產品質量的影響。 掌握合理的用藥次數和用藥量,用藥量應根據藥劑的性能,不同的作物,不同生長期,不同施藥方法,確定用藥濃度和用藥量,如苗期用藥比生長中后期用藥量少。施藥次數根據病蟲害發生時期的長短,藥劑的持效期,及上次施藥后的防治效果來確定。 總之,農產品的用藥安全至關重要,不可馬虎。(摘編自《學習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