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村30余名村民到和平司法所反映:他們種植的粉葛、花生等農作物遭受了農藥感染,他們的農作物死傷程度不一,涉及面積約達200畝。據村民們反饋,農作物是被某林地老板承包給他人的無人機在噴灑農藥時感染的。本來指望有個好收成,沒想到變成了這樣,村民心急如焚、焦慮不已,希望司法所可以協助處理,幫助村民盡快解決此事。 為幫助村民盡快恢復生產,司法所第一時間安撫村民情緒,了解他們的訴求并向鎮政府及有關部門通報情況。隨后,司法所和鎮政府、農業技術推廣站、村干部等一起到實地了解農作物受損情況,并組織了第一次調解,因村民情緒較為激動,場面陷入僵局。調解人員先是穩定村民情緒,再由村民選出代表進行協商。不久,司法所組織了第二次調解,由村民代表提出村民的賠償訴求,雙方進行協商。 調解現場 調解人員不斷耐心勸解,并根據實際情況析法明理,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雙方初步達成了共識,由鎮政府安排工作人員對農作物受損面積進行測量。由于雙方對受損面積存在異議,故邀請上級專業技術人員再次對農作物的受損情況及面積進行鑒定,經過多次的實地勘驗測量鑒定及組織雙方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了一致協議,根據不同的農作物劃定不同的賠償數額,賠償總額高達23萬余元。雙方對賠償數額進行確認,村民現場簽領了農作物損失賠償金。 專業技術人員實地對農作物受損情況進行鑒定 雙方簽訂賠償協議 村民簽領賠償金現場 一起涉及群體性的損失賠償糾紛就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是和平司法所開展“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又一具體體現,切實做到了應民之所呼,解民之所憂,有力維護了轄區的和諧穩定。 來源:藤縣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