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藥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中藥材的品質管理方面,農藥殘留一直是當前中藥被詬病的原因之一。2020年12月30日,2020年版《中國藥典》正式實施,對于中藥行業普遍關心的農殘問題,在通用技術要求中對植物類藥材33種禁用農藥限量做出規定(不得超過定量限)。為幫助中藥材種植、飲片加工和中成藥生產企業嚴格把控質量關,特對已有報道的部分藥材和飲片(植物類)中禁用農藥殘留檢出情況進行了整理匯總,方便相關從業人員查閱。 1、容易檢出的品種和項目[1-4]
數據僅供參考:
![]() 甲拌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是最常檢出的項目,較多的藥材及飲片中都檢出此類農藥。
1、甲拌磷
甲拌磷為劇毒、高效的廣譜性殺蟲劑。具有內吸和熏蒸作用,主要用于棉籽拌種、浸種或土壤處理,防治棉花早期蚜蟲、紅蜘蛛、薊馬等,并可兼治地老虎、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2、克百威
克百威是廣譜、高效、低殘留、高毒性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殺螨、殺線蟲劑。具有內吸、觸殺、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殺卵作用,持效期較長,一般在土壤中半衰期為30~60d。并有縮短作物生長期、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從而有效提高作物產量的作用。藥劑施于土壤作物的根基部分,根系吸收后隨水分輸送到莖葉部,以達到治蟲的目的;同時還有觸殺作用。可用于防治水稻螟蟲、稻薊馬、稻縱卷葉蟲、稻飛虱、稻葉蟬、稻象甲、玉米螟、玉米切根蟲、棉蚜、棉鈴蟲、大豆蚜、大豆食心蟲、螨類及線蟲等。
3、水胺硫磷
水胺硫磷是一種廣譜性殺蟲、殺螨劑,具有觸殺、胃毒和殺卵作用。對螨類及鱗翅目、同翅目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紅蜘蛛、棉蚜、棉伏蚜、棉鈴蟲(幼蟲和卵)、紅鈴蟲卵、斜紋夜蛾、水稻三化螟,對各類介殼蟲也有良好效果。如防治棉花紅蜘蛛、棉蚜。
2、種植類中藥樣本中農殘檢出情況[5]
近期,國際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top期刊Chemosphere報道了針對規模化種植的中藥材的農藥污染狀況,該研究全面評估了我國目前中藥農殘的潛在風險及安全性。文章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完成,從503個產區收集了共1771批次種植類中藥材,采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及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GC/MS-MS)對136種農殘目標物進行分析[5]。該研究確定了大樣本量的中藥材農藥殘留狀況,為中藥材外源性有害殘留物標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為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和質量監管提供依據。
文章研究結果顯示,44.62%的中藥材樣本里檢測出聯苯菊酯(bifenthrin),42.41%的樣本里檢測出二苯胺(diphenylamine),41.50%的樣本里檢測出異丙甲草胺(metolachlor)。此外,51.38%的中藥材樣本中檢出3種及以上農藥殘留,24.45%的樣本中檢出5種及以上農藥殘留,69.79%的樣本中檢測出1-5種不同農藥殘留。值得一提的是,有5種中藥材檢出了超過21種農藥殘留。其中,菊花(Chrysanthemi flos)檢測出了37種農藥殘留,山楂(Crataegi fructus)檢測出了29種農藥殘留,益智(Alpiniae oxyphyllae fructus)檢出了27種農藥殘留。
風險評估的結果表明,滴滴涕總量(total DDTs)、呋喃丹(carbofuran)和速滅磷(mevinphos)被確認為中藥材中是最具風險隱患的殺蟲劑,而以山楂為代表的果實類中藥材的農殘問題需要特別關注。
1771批次種植類中藥材的農藥殘留檢測情況可見圖1-圖9。
![]() 圖1 中藥材中檢出率最高的10種農藥(LC-MS/MS法)
圖2 中藥材中檢出率最高的10種農藥(GC-MS/MS法)
圖3 農殘檢出數量最多的10種中藥材(LC-MS/MS法)
圖4 農殘檢出數量最多的10種中藥材(GC-MS/MS法)
圖5 中藥材中檢出率最高的10種禁用農藥(LC-MS/MS法)
圖6 中藥材中檢出率最高的10種禁用農藥(GC-MS/MS法)
圖7 檢出7種以上禁用農藥殘留的中藥材(LC-MS/MS法)
圖8 檢出3種以上禁用農藥殘留的中藥材(GC-MS/MS法)
圖9 檢出6種以上禁用農藥殘留的中藥材(GC-MS/MS法和LC-MS/MS法)
數據來源:
5.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0.127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