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3月9日,農藥塑料包裝物回收處理及地膜殘留污染防控討論會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在京召開。會議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農藥和農業化學品的宣傳和教育,提高農民用藥水平的同時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建立農業廢棄物集中處理部門,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農藥研制、生產、銷售、使用的全過程實行嚴格監管和有效管理。 以下是青創生態工作室王璐先生的發言,分享給大家。 編者按/Darcy 審/Mavis、青創
感謝主持人,感謝周秘書長對我們青創生態工作室做這件事的支持,也感謝各位參加此次會議的專家和企業家以及行業協會的各位領導們。首先在我發言之前,我想讓大家先看一段小片,這個是我們在去年以及今年的前兩個月調查的一些視頻,我們給它做成了一個小片段,其中有我們志愿者提供的很多的素材,這都是來自一線的志愿者利用自己的節假日拍攝的一些視頻,以及我們去年調查的一些素材,請大家看一下。
剛才周博士也說了,我們對這些農藥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一個特別嚴峻的問題。所以我們后期又走訪了大量的企業,尤其是農藥制造的企業,比如說在河北、山東我們調查和走訪了許多的小型農藥制造企業和一些回收企業。現在回收企業面臨的一些問題,一個是回收的責任,第二個是回收處理以及回收管理的問題。因為農藥屬于有毒有害的物質,在農藥瓶子回收的過程中,處理方式不同于普通的垃圾分類的瓶子的處理,它需要進行對有毒有害物質進行嚴格的清除,然后再進行分類處理。所以目前來說還沒有相對專業的機構和工廠對它進行處理和管理。第二塊,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對農藥生產企業,雖然我們國家已經有明文的法律法規,生產企業要對制造出來的農藥廢棄物有一定的回收責任,但是目前看來,法律法規在地方上落實得并不是很好,很多企業可以說沒有做到國家要求和規定的要把制造的農藥廢棄物進行回收和再利用。以孟山都這個企業來說,在前兩年德國拜耳收購了孟山都,因當時他們對農藥的污染以及農藥廢棄物的處理不到位,被美國的農民告上了法庭,他們就做出了相應的回應。作為這種跨國農藥企業,其實他們用于制造農藥的工廠是大量建在我國和東南亞的,我國和東南亞也是世界上使用農藥最大的市場。以河北為例,2020年河北省的冬小麥播種的面積就達到了3394.5萬畝,基本上是玉米小麥輪種。照這樣計算,河北省僅小麥和玉米的種植就會產生2.5億個農藥包裝廢棄物,這些大的藥企有沒有責任來回收這些廢棄物?他們在經濟利益得到了滿足的同時是否有義務對我們中國的人民和我們國家的環境保護做出他們相應的企業責任?現在看來也是值得再深入探討的。對于這樣的企業,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夠拿出它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幫助我們的國家、幫助我們來解決環境保護的問題。
通過一年的走訪工作,我們不僅做了一線的實地調查,先后去了新疆、東北、河北、山東等多地進行田間地頭的調查,而且對制造企業和回收的小型企業也進行了走訪和暗訪,也收獲了大量的證據和留存了一些資料,后續我們都會整理成相關的信息,與綠會一起就相關的違法行為進行追訴,也會對當地的管理部門提出一些相應的建議,希望他們能夠共同地來處理農藥廢棄物污染問題。
雖然我們一直在做相關的工作,但是我認為還是遠遠不夠的,還是需要得到各位專家、各位企業以及相關的社會組織對我們進行大量的幫助。最后我再次感謝中國綠發會以及各位與會領導的支持,希望在日后的調查工作中,我們能夠攜起手來,把農藥廢棄物以及地膜的污染的工作做到更深入,謝謝大家。
青創生態工作室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