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綠色工藝之嗎啉丙醛法制一氯 2-氯-5-甲基吡啶(一氯)是農藥、醫藥的重要中間體,但傳統生產工藝面臨著較大的安全風險和環境風險,且生產成本較高。為此,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嗎啉丙醛法制一氯工藝。該工藝以嗎啉、丙醛為起始原料,經4步反應得到一氯,具有生產成本低、反應條件溫和、工藝清潔環保等優點,技術指標國內領先。該工藝也因此入選了此次發布的《石化綠色工藝名錄(2019年版)》。 采用微通道反應器 揚農集團研究院副院長王根林介紹,嗎啉丙醛法制一氯工藝是以嗎啉、丙醛為起始原料,經微通道反應器合成烯胺,再與丙烯酸甲酯環合反應合成環丁物,環丁物氨解反應生成吡啶酮,吡啶酮再經過氯化生成一氯。 王根林介紹,該工藝首次采用了微通道反應器,以及高效氨解助劑和綠色氯化試劑。他們采用微通道反應器代替傳統釜式反應器,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操作難度,反應停留時間縮短至原工藝的千分之一,單步能耗降低95%,反應設備少,自動化水平高,提高了反應效率和本質安全水平。 2019年5月,“2000噸/年吡蟲啉及其關鍵中間體2-氯-5-甲基吡啶清潔生產技術”經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鑒定為,整體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工藝主要應用于揚農集團,產能為4000噸/年。 安全環保優勢明顯 與傳統的芐胺丙醛法生產工藝相比,嗎啉丙醛法制一氯工藝從根本上解決了高能耗、含鹽含磷廢水和產品質量等問題,提升了連續化生產的本質安全水平。 傳統的芐胺丙醛法合成一氯工藝是以芐胺和丙醛為原料,其中芐胺價格高,且會產生大量的副產物需要回收,生產成本較高。嗎啉丙醛法合成一氯是以廉價易得的嗎啉和丙醛為原料,生產成本僅為芐胺丙醛法工藝的3/4,產品市場經濟性較高。 同時,嗎啉丙醛法合成一氯工藝生產過程無高溫、高壓反應,采用連續化生產控制,操作難度小,勞動強度低,安全可靠穩定。該工藝已實現連續化安全穩定生產10多年。 不僅如此,傳統的芐胺丙醛法合成一氯工藝會產生大量的高含苯環廢水,難以處理。揚農集團嗎啉丙醛法工藝通過采用高效助劑,將原有兩步法合成中間體吡啶酮工藝縮短為一步,大幅降低了原有兩步法工藝的高含鹽廢水生成量。同時,揚農集團還采用新的氯化試劑替代三氯氧磷,從源頭上杜絕了含磷廢水和廢渣的產生。“嗎啉丙醛法合成一氯工藝廢水量為1.5噸/噸產品,僅為芐胺丙醛法工藝廢水量的4.3%,并且易于生化處理。”王根林介紹說。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王根林表示,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許多國家把發展綠色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突出綠色的理念和內涵。綠色發展也成為了揚農集團的發展導向。 隨著國家環保政策趨緊,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吡蟲啉生產裝置由于工藝不清潔、環保不達標被迫停產,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揚農集團一直堅持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的道路,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藝技術。此次入選《石化綠色工藝名錄(2019年版)》的嗎啉丙醛法制一氯工藝,從根本上解決了高能耗、含鹽含磷廢水和產品質量等問題,不僅有利于滿足高端市場需求、創造經濟社會效益,而且在行業內發揮了安全、節能、環保、高效的示范作用,符合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政策方向。 “我們將以此次入選《石化綠色工藝名錄》為契機,繼續大力發展新農藥和新材料等新技術,開發出更加綠色環保的產品,提高本質安全性。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高企業創新技術水平,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服務于國家大政方針和區域經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為行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貢獻‘揚農力量’。”王根林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