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結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初評通過的40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140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其中包括多個石油化工、新材料項目。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申報的凹陷區礫巖油藏勘探理論技術與瑪湖特大型油田發現項目被初評為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初評為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的有廈門大學申報的金屬納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申報的納米材料蛋白冠的化學生物學特性及其機制、南開大學申報的面向能源轉化與存儲的有機和碳納米材料研究、上海大學申報的石墨烯微結構調控及其表界面效應研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申報的帶共軛側鏈的聚合物給體和茚雙加成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等項目。 還有多個涉化類項目初評為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譬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申報的油氣管道系統完整性關鍵技術與工業化應用、浙江大學申報的天然活性同系物的分子辨識分離新技術及應用、浙江工業大學等申報的取代芳胺系列產品綠色催化合成關鍵技術與工業應用、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申報的深海天然氣水合物三維綜合試驗開采系統研制及應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申報的均相離子膜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等項目。 通過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初評有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申報的高酸性活躍厚瀝青層復雜碳酸鹽巖油田鉆完井技術及應用、大連理工大學等申報的膜法高效回收與減排化工行業揮發性有機氣體、上海交通大學等申報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制造及其應用過程關鍵技術、南京工業大學等申報的特種表面沖擊強化抗應力腐蝕與疲勞技術及應用、北京化工大學等申報的大型乙烯及煤制烯烴裝置成套工藝關鍵助劑技術與應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