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最后一周據檢測的六十七個化工產品中,周內下跌48個品種,占71.64%,以芳烴產業鏈和聚氨酯產業鏈為主。進入3月聚氨酯產業鏈一改“飄紅”走勢,環氧丙烷、聚醚多元醇、聚合MDI、TDI等聚氨酯大料先后轉入下行通道,四種產品集體“淪陷”月內跌幅均超過10%. 分析此輪“意外”深跌的原因,歸根結底仍是供需矛盾造就,環氧丙烷作為此輪周期內跌幅最大的聚氨酯化工原料,節前市場過分消化二季度檢修利 好消息,春節期間下游持續不間斷的采購,造就下游聚醚工廠原料儲備庫存居高,加之吉神3月初裝置復產重創業者后市信心,而寄望元宵節后需求如期啟動,卻因“兩會”來襲,需求持續無力跟進,聚醚工廠在原料和成品庫存持續攀升壓力下,先行領跌不斷下探,加之進口低價貨源的打壓,PO慢跌之路未被下游“買賬”市場一路向下,不斷刷新業者心理預期,直至價格直線“跳水”至10200元/噸,借著鑫岳停車利好,行情在3月份得以止跌企穩,并小幅反彈,但業者對需求持續性跟進動能仍存擔憂情緒,對此輪漲勢仍不過分向好預期。 中美貿易大戰對聚氨酯終端產業家具制品、新能源汽車、文體用品、鞋材服裝等或有影響,但更直接和深層次的影響是對市場人士對未來宏觀環境的擔憂恐慌情緒所間接造成了商品市場的需求萎縮。總體看,貿易大戰對聚氨酯類產品的影響更多的體現在出口方面,預計二季度聚氨酯類制品出口或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走勢。 延至3月底延續了近一個月下滑周期的聚氨酯發泡原料,紛紛逐步筑底企穩,個別出現小幅反彈,整體4月份聚氨酯化工原料較比3月份逐步回溫調整,但今年上半年整體需求不達預期、心態、外部宏觀環境等多重不確定因素下,對二季度集中檢修利好帶動下的沖高預期不可過分寄望。 |